港股通自開通以來,南下資金對個股,尤其是中小型股票的流動性有明顯的改善作用。以深港通標的為例,自其2016年底以來,共經歷了3次主要的常規調整,包括2017年3月6日、2017年9月4日及 2018年3月5日。
在排除因更改股票代碼,新上市股票,以及調入之後又被調出的因素干擾之後,可以看到入選港股通之後,標的平均成交量提升了51.6%,中值提高了20.9%。但從數據的標準差來看,達到了124%,個股之間差異較大。若將成交量上漲與成交量下跌的個股分開來看,可以看到成交量放大的個股普遍市值偏小,低於成交量收縮的個股平均市值17.7%,顯示納入港股通對小型股更加有利。
南下資金除了對港股流動性有所提升之外,也能帶動相關標的的股價表現。仍以同一個樣本為例,標的納入後股價平均漲幅為14.1%,相對恒指超額收益11.6個百分點。若將成交量升跌因素考慮在內,成交量放大的股票(市值較小)股價平均漲幅22.1%,相對恒指超額收益17.6個百分點,分別高於成交量收縮的股票(市值較大)22.8及15.6個百分點。但調入後成交量收縮的股票依然相對恒指平均獲得2%的超額收益。
被剔出的個股成交萎縮
另一方面,在過去3次主要的調整之中,被調出的股票也明顯出現了成交萎縮的情況,標的成交量中值較調出之前下降了20.6%。樣本的標準差也下降至77%,顯示數據集中度有所提升,但市值大小對於成交量變化的差異依然存在。調出之後,成交量萎縮的個股平均市值普遍偏小,低於成交量放大的個股平均市值51.3%。調入與調出港股通,均對市值較小的股票流動性產生更大的影響。
調出港股通除了對標的的流動性存在負面影響,也會拖累股價下滑。仍以同一個調出樣本為例,標的調出後股價平均下滑18.1%,相對恒指跑輸27.3個百分點。若將成交量變化差異因素考慮在內,成交量收縮的股票(市值較小)股價平均跌幅20%,跑輸恒指30.1個百分點,分別低於成交量放大的股票(市值較大)5.6及8.2個百分點。但調出後成交量放大的股票依然跑輸恒指22個百分點。因此,調入與調出港股通,除了通過影響標的的流動性來影響股價表現之外,也會直接對股價產生影響。
港股通標的篩選準則
港股通的篩選準則基本為被動型篩選,即按照恒生綜合大型指數成分股+恒生綜合中型指數成分股+恒生綜合小型指數中過去12個月平均月底市值大於50億元的成分股+AH股來進行篩選。因此每當恒生綜合指數成分股發生調整時,港股通標的亦隨之調整,各大交易所及監管機構在制定規則後,並不主觀參與篩選工作。
因此,每年2次的恒生綜合指數定期檢討,將會是港股通標的主要的變化時點。恒指公司規定每年的6月底及12月底作為定期檢討的數據截止日期,並在隨後的8周內完成檢討工作並公布檢討結果。指數調整生效日將會在3月及9月的第1個周五之後的首個交易日。
這一期(數據截至6月底)的恒指檢討已經開始,恒指公司將於下月10日(周五) 宣布檢討結果。預計本次調整生效日將會在9月10日(周一)。
恒生綜指成分股的篩選範圍包括港股主板上市的所有股票以及REITs,剔除第二上市、優先股、債權類證券、公墓基金及其他衍生品。值得注意的是,恒指公司今年5月發布諮詢結果,新增3類候選標的,包括外國公司(35家)、合訂證券(4家)以及不同投票架構公司(1家),將於本次調整生效。但是,上交所、深交所7月均發布消息稱,上述新增3類恒生綜指成分股候選標的,暫不納入滬港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範圍。也就是說,恒指公司此次篩選規則調整,並不影響港股通標的的選取。小米集團(1810)滿足恒生綜指快速納入條件,已於本月20日進入恒生綜指,但本次並不會被納入港股通標的。
恒生綜指設快速納入及移除
在確定選股範圍之後,按照過去12個月平均月底市值進行排序,選取前95%的股票。若時間少於12個月,則從上市首日開始計算。之後,對選取的股票計算換手率,要求過去12個月中至少有10個月,且過去6個月中至少有5個月,換手率不低於0.05%。若時間在少於12個月但大於等於6個月之間,則要求最多有1個月換手率低於0.05%。若時間少於6個月,則要求全部月份換手率均高於0.05%。最後,對於收到過證監會關於股權高度集中警告的公司,將會被取消入選資格。同時滿足以上市值、換手率及股權集中度要求的股票,將被選為恒生綜指成分股。
在常規檢討之外,恒生綜指還有快速納入及移除的準則,其發生不受固定時間限制,也不是港股通標的調整主要及穩定的來源,因此並不展開討論。恒生綜指此類調整出現時,港股通標的將會同步發生增減。
在恒生綜指調整的基礎上,再篩去過去12個月平均月底市值低於50億元的標的,同時加上剩餘的所有AH標的,即為滿足港股通的候選標的。本次篩選最終獲得484個候選標的,其中34個為新增標的。目前462個港股通標的中,有12個標的被移除。
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