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丹霞地貌,不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险,而且更美的在于色。随处可见有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把无数沟、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置身其中,美得使人晕眩,堪称“七彩神仙台”,是中国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举世罕见。
最近我有幸走进了张掖七彩丹霞山风景区。汽车从张掖郊外驶去,大约50分钟路程,我便来到了冰沟丹霞景区。景区大门十分简易,一根绳子系在门口权当门卡,一条简易的石砌小道弯弯曲曲一直延伸到峡口中,感觉这里还保留原始尚未完全开放的状态。或许我来的太早,景区里面没几个游客,我的脚步声打破了这里的沉寂。
据了解,张掖丹霞地貌形成于600万年前,面积约510多平方公里,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是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沿着小路进去,周围都是红色的大岩石,像是在红岩的峡谷里穿行,一个转弯忽然豁然开朗,一个大的观景平台,周围各种形态的丹霞地貌,纵横林立,感觉突然间来到一个新的天地。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链、七彩湖、七彩大扇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令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丹霞山共有三条山沟,景区内有一个观景台,其中1、2号观景台可乘坐小型车辆抵达,3号观景台只能步行前往。昨夜下雨了,通景区的道路泥泞,车辆进不去,只好从山门开始走路了。天阴沉沉的,偶尔还飘几丝细雨。我穿峡谷、绕山丘,经过 1号2号观景台时没有停留,径直向3号观景台走去。一路上见不到房舍帐篷,见不到乔木灌丛,贴地生长的小草给这彩色大地增添了绿的信息,一切都显得那么原始。走在这空旷之地,我不免多了几分探险的感觉。赶到3号观景区的时候,天逐渐放亮了,阳光不时从浮动的厚云中透出,使山丘显得格外绚丽。3号观景区是一处丹霞密集区,一座座彩山兀突陡峭,造型奇特,形态各异。大自然在这里造就了一尊尊不同凡响的巨型雕塑,那色块线条如同尺量刀削一般,交错的层理华贵的纹饰虽然千差万别但却毫不杂乱,美得使人晕眩。
2号观景台比较平坦,居高临下,又见彩山逶迤,气势磅礴,着实令人惊叹!
1号观景台在山丘的脊梁上,山的下边是一条不太长的峡谷。站在山脊上,后面是密布的峰林石柱,前面是一座彩色屏障,左前方可见远处半露的绿洲。正好有人牵着骆驼从下面经过,驼铃叮当,分外悦耳。这正是:古道幽幽入仙境,驼铃声声送客行。满目神奇览不尽,妙在匆匆一游中。
再向前走,前边的一段峡谷皆是如此景象。两侧的山崖没有一点坡度,陡峭地直插云天。狭窄的峡谷只有几尺宽,两侧的峭壁面对着面,几乎触手可及。亿万年的风雕雨刻,虎距龙盘,造化出如此壮丽神奇自然景观。
在峡谷中段约一公里深处,有一条岔向一旁的山沟,说是这条沟内有这座山中唯一的一棵树,当地牧民尊之为“神树”。就是传说中的那种“三千年不死,三千年不倒,三千年不腐”的大叶胡杨。当地的蒙古族牧民,年年都来顶礼膜拜,数百里外的藏胞也慕名翻山越岭前来敬献哈达,虔诚叩拜祈福。因而,这棵神树上常年缠裹悬挂着许多洁白的哈达。
脚下这条山沟的走向,大体是由西向东延伸。这条沟北侧,有一座山头可以攀登上去,到达此山的最高点,那儿有一处观景台,能够一览平山湖群山的全貌。在那翻腾的绿海之上,一座座赤红的峰峦势不可挡地冲破海面,置身于这绝色的海洋,我有一种想飞的欲望,不为了腾云驾雾的快感,而是为了“更上一层楼”地饱览这绝色的山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