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保障供港食物穩定安全

2018-09-03
来源:香港商报

 

資料圖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 陳肇始

  今年是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我藉此機會與大家回顧國家多年來在保障供應香港食物的穩定性和安全方面的工作、簡介特區政府保障食物安全的措施,以及展望香港未來如何繼續深化與內地在食物安全事宜的聯繫和合作。

  供港鮮活食品量足質優

  香港的漁農及畜牧業規模較小,內地是本港農副產品,特別是鮮活食品的主要來源地。早於50多年前,當時國家尚未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但國家已努力為香港提供量足質優的鮮活食品。國家改革開放後,隨國內經濟、科技、交通網絡以及物流業高速發展,供港農副產品的種類、數量以及品質都不斷提升。目前內地每年供港蔬菜約90萬噸、水果約50萬噸、活畜約150萬頭、肉類約15萬噸、水產品約30萬噸,產品品種接近300種,為香港提供了多元化的食物。

  除保障輸港糧食穩定供應外,國家在保障供港食物安全方面亦做了大量工作。內地供港的禽畜、禽蛋、活生水產和蔬果均來自註冊供港養殖場和種植基地和加工廠,並由內地當局從農場到關口全程監管。

  兩地食安事宜合作緊密

  在香港,特區政府一直採取世界衛生組織「從農場到餐桌」的策略,在食物供應鏈不同環節進行監察及管控。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每年會到內地供港養殖場、種植基地和加工廠,以及有出口食品到本港的經濟體的食物生產農場及食物加工廠進行巡查。

  食安中心適時更新本港的食物安全標準。此外,食安中心按照風險為本的原則,分別從進口、批發和零售層面抽取從各地(包括內地)進口本港的食物樣本,進行化學、微生物和輻射檢驗,以確保在香港出售的食物符合法例要求及適宜供人食用。食安中心每年抽取及檢測約65000個食物樣本(有關數字並不包括食安中心就進口本港的日本食品進行的輻射檢測),檢測的整體合格率一直維持在非常高的水平。2017年的整體合格率為99.8%。

  改革開放以來,香港與內地就食物安全事宜建立了很緊密的合作關係,例如透過粵港、深港、泛珠、滬港、京港及閩港合作會議,以及香港、澳門、廣東、深圳、珠海五地衛生檢疫、動植物檢疫與食品安全控制會議,加強技術及操作層面的交流及協作,合作範疇包括就食安標準交換意見、食品安全風險交流、食安事故通報、信息共享、技術合作、應急處置以及人才培養合作。

  此外,過去十多年,香港和內地當局建立了嚴格的禽流感監測和防控措施。除了在活家禽供應鏈嚴格執行檢驗檢疫及保持衛生的措施外,本港養雞場亦於今年初引入由內地研發的新二價疫苗,以提高雞隻對抗H5及H7禽流感病毒。自1997年香港爆發禽流感後,本地沒有再出現人類感染H5或H7禽流感病毒的個案,足以證明我們的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禽流感的風險。

  食物及衛生局與食安中心會繼續努力,在保障內地供港食物的穩定性和安全方面,與內地緊密合作,並積極參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在保障食物安全方面為國家和香港的未來發展作出貢獻。

  (陳肇始於曼徹斯特大學及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攻讀教育碩士及公共衛生碩士學位,並於香港大學完成博士生學業。其後她專注教學、科研及行政管理的工作,不但獲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頒授院士(榮譽)資格,也是香港首位獲頒美國護理學院院士榮銜的護士。2005年獲香港大學頒發學院教學獎章,並於2009年榮獲傑出教學獎。2012年獲委任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一職,2017年起擔任食物及衛生局局長。)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