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昨日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39、40顆北斗導航衛星。
【香港商報网訊】中國於15日12時23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39、40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中國北斗三號系統第15、16顆組網衛星,該系統將於今年底前基本建成。
再次刷新西昌年發射紀錄
據悉,衛星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測試與試驗評估,並與此前發射的14顆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進行組網,適時提供服務。
此次發射的北斗導航衛星和配套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分別由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87次飛行,此次發射任務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今年執行的第13次航天發射任務,又一次刷新了中心年發射紀錄。
最近一次,中國於9月19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37、38顆北斗導航衛星。自此,中國北斗將逐步開始為全球用戶提供遇險報警服務。
今年7月以來,北斗三號系統進入高密度組網發射任務期,以每月一次兩星的速度加快實施組網,4個月間成功將8顆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根據計劃,後續還將發射2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和1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於年底前建成基本系統。
國家重大工程自主可控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馬加慶昨日稱:「在自主可控方面,我們強化政策導向,建立長效機制,突破瓶頸環節,已經實現了關鍵器部件、用戶設備全面國產化,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重大工程自主可控發展路子。」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按計劃今年年底實現全球組網,為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測速、授時服務,並兼具特有的短報文通信能力。自1994年正式立項以來,中國北斗就始終堅持頂層謀劃,將自主可控要求落實到關鍵技術攻關、產品研發、競爭採購等各環節中,在發布的標準規範、質量管理文件中也明確提出「自主可控」要求。
「寧可指標低點、價格高點,也要大膽使用國產化產品。」馬加慶表示,「理念上的創新,觀念上的轉變,也為自主可控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優質土壤。」
國產芯片總體性能比肩國際
與此同時,中國北斗在建設的過程始終強化應用驗證。馬加慶介紹說,在衛星方面,從器件、板卡、單機和在軌使用等多層級全面考核器部件的可用性,加大應用驗證力度;在應用方面,在集中組織研發北斗芯片、模塊基礎上,大力推廣使用自主芯片、模塊、軟件產品,邊建邊用、反覆迭代,有效提高了產品質量水平。「目前,國產北斗芯片實現規模化應用,工藝由0.35微米提升到28納米,最低單片價格僅6元人民幣,總體性能達到甚至優於國際同類產品。」他說。
馬加慶還表示,在國際合作與交流方面,北斗已走出國門,正加速融入世界。馬加慶介紹,北斗全面開展大國合作方面,成立中俄衛星導航合作項委會,中美、中歐衛星導航合作工作組等;廣泛參與多邊合作,積極參與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已加入國際民航、國際海事、3GPP移動通信三大國際組織,還將為全球提供免費搜索救援服務;積極推動服務世界,與南亞、中亞、東盟、阿盟、非洲等國家和組織建立合作機制,舉辦「北斗亞太行」「北斗東盟行」等活動,加強技術交流和人才培養,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核聚變系統冷卻劑技術獲突破
【又訊】據人民日報昨日報道,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項目團隊研製的液態金屬鋰實驗回路,在國內首次實現1500K(相當於1227攝氏度)超高溫穩定運行1000小時,標誌着中國先進核能系統液態金屬冷卻劑關鍵技術取得新突破。
在研製過程中,項目團隊攻克了在超高溫液態鋰工質環境下裝置的結構應力協調、浸入式測量與流動穩定性控制等難題。目前,該回路已經開展了系列高溫難熔合金在1400K至1500K溫區流動鋰環境中的抗腐蝕性能研究實驗,高溫運行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超高溫液態鋰與結構材料的相容性等研究提供了重要實驗平台。
據悉,液態鋰或鋰合金在核聚變反應堆裏面可以作為冷卻劑,把反應堆產生的熱量導出,它具有工作溫度高、導熱性能好、密度小等優點。由於液態鋰沸點高,系統可常壓運行,使用鋰等冷卻劑可以使反應堆系統實現小型化輕量化,因而是大功率空間反應堆和未來聚變反應堆的主選冷卻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