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四个定位、一个目标 新起点 新征程 河源龙川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2018-10-24
来源:香港商报网

    河源市龙川县加快发展,致力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功能产业承接地。

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打造大湾区东北部枢纽节点。

  

被誉为“客家圣山”的国家3A级景区——霍山。  

  河源市龙川县素有“秦朝古镇、汉唐名城”之美誉,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和韩江上游,南近经济发达的粤港澳大湾区,北邻江西等内地省份,是广东沿海与内陆地区的结合部。近年来,龙川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推进构建“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创新+孵化”等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快建设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力推动龙川工业经济发展。同时,龙川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功能布局,致力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功能产业承接地。 文:余丽龄

  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

  打造“国家级现代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

  龙川县委书记黄添胜在采访中告诉记者,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龙川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围绕“建设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现代新城、打造‘一带一路’在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枢纽节点”四个定位,努力争取县域经济走在全省前列“一个目标”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城市发展、要素资源及深圳市宝安区对口帮扶等优势,走出多产业融合发展、绿色发展的路子。

  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位于龙川县东南部通衢、登云两镇交界处的大坪山地段,总规划面积30.63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4平方公里,2008年被认定为省级工业园。纵贯我国南北的京九铁路与广梅汕铁路在园区附近的县城交汇,并在县城设有华南地区最大的编组站龙川北编组站,是岭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205国道穿越园区,河梅高速在园区核心地带设有出入口,正在建设中的河惠莞高速横穿园区,并设两个出入口。

  黄添胜表示,龙川工业园已经形成电子电器、空气能、现代建筑工业化三大主导产业,并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推进构建“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创新+孵化”的产业发展新模式,谋划并确定了发展“现代建筑工业化”产业路径,提出“以现代建筑工业化为引领,参与珠三角产业分工,全面促进电子电器、空气能、钢结构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思路,以“中国空气能产业基地”为依托,致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智慧园区”和“低碳生态园区”。

  目前,园区吸引了广东迈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龙川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澳都家居有限公司等极具竞争力的一批知名企业加盟,以龙头带动大力发展电子光电、空气能、钢结构等新型战略主导产业,初步形成总部在珠三角、生产在龙川产业园的布局,形成了与粤港澳大湾区同一生产水平、不同价值链、功能互补的分工格局,着力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功能产业承接地。2015年,园区被广东省经济风云榜评为“风云园区”,被广东省产业园区协会评为“五星级园区”,是广东省第一个低碳园区,连续6年被评为省优秀园区,并成功承办广东省产业园区提质增效现场会和河源市产业发展大会。今年1至9月份,园区工业产值为61.7355亿元,同比增长19.5%。

  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打造大湾区东北部枢纽节点

  近年来,龙川县通过加快谋划、建设高速公路、通用机场、赣深高铁以及包括轨道交通等在内的其他交通项目,积极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拉近与深莞惠的空间距离,融入深莞惠1小时生活圈,并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提升龙川的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提升龙川在大湾区的战略地位。立足于“交通强县”目标,按照“一机场五高速六铁路”“三纵六横”规划,建设通达珠三角、连接大湾区周边的外联“动脉血管”,包括:1个通用机场(规划中)、2条高铁(赣深高铁、龙龙高铁)、4条普通铁路(已经运行的广梅汕铁路、京九铁路及规划建设的龙汕铁路、龙韶铁路)、5条高速公路(已经投入运行的河梅高速、汕昆高速及建设中的河惠莞高速、规划建设的龙寻高速、连梅高速)。龙川将通过高铁、普铁及高速公路建设,主动融入国家级交通大动脉,打通与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通道,构建“珠三角1小时经济圈”及“南上北下的重要通道”。

  黄添胜表示,龙川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大机遇的叠加期,要找准功能定位,选准目标方向,最大程度地把后发地区的巨大潜能迸发出来,形成推动龙川快速发展的强大动能。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积极打造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是龙川发展的第一动力。龙川主动融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切实提升县域科技创新水平。

  着力打造创新平台,积极构建高水平科技体系。在农业方面,以省级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为平台,借助航天育种基地建设,推动龙川农业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在工业方面,依托现有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平台,重点推进“金属实验室及土建实验室两个国家级实验室”“核级焊培中心”“迈诺工业4200吨预张拉国家级工程中心”“绿色建筑创新院”等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产业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服务业方面,在制度创新、产品创新上下功夫,全方位推进商贸、物流、旅游等产业发展。

  主动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大力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龙川以广东省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为契机,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完善科技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全方位推进科技体系、科技市场和科技体制对接,促进创新要素加快向园区和平台集聚,努力把龙川打造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延伸区重要组成部分。

  营造更好科技创新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龙川充实企业研发力量,依托企业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有技术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深入实施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突破一批核心共性技术,建设一批以骨干企业为主导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新兴产业创新中心。依托中建二局、迈诺工业、景旺电子、昆腾科技等优质企业,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树标提质”行动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培育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细分行业“单打冠军”。

  大力筑巢引凤,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以产业建设为平台,加大产业招商、引商、留商力度,按照“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理念,坚持引育并重,着力打造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吸引一批一线创新人才、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推动人才向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园区等流动和集聚。加快规划建设高端人才公寓,全面梳理和持续优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政策体系。

  同时,龙川在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发力,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包括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力以赴打造好“一带一路”在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枢纽节点;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分工,做大做强龙川优势产业;推进完善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

  此外,黄添胜强调,农业作为龙川主打推动产业,将用好龙川的优美生态环境,以“绿色”为发展主色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按照“接二连三”要求,用抓工业的理念抓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富硒大米加工基地、百万羽肉鸽养殖加工基地、万亩油茶种植加工基地、中草药种植基地等项目建设,形成生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着力打造粤北重要的绿色生态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尤其在蔬菜种植+深加工方面,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发展,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后勤保障基地。

  挖掘提升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打造“中央苏区留守红军园”

  “文化是龙川高质量发展的灵魂和底线”,黄添胜如是说。作为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龙川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自然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拥有丰富的水、矿产、林木资源,是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广东生态保护发展示范区,粤东北的天然生态屏障。全县水域面积0.91万公顷,拥有东江、韩江两大水系。

  龙川古迹众多,南部重镇、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佗城,是赵佗故城和兴王之地,素有“秦朝古镇、汉唐名城”和“中华姓氏博物馆”之美誉,越王井、越王庙、正相塔、龙川学宫、孔庙、考棚等均名闻遐迩,吸引海内外游客观光游览。南部有水坑生态风景区、塔西合溪温泉、涧洞三叠泉瀑布、九龙潭瀑布及七峰山旅游度假区、知青部落旅游度假区等景观。北部有风光秀丽的青山湖(枫树坝水库)、万有山生态旅游度假村、梅子山矿泉水山庄度假村。中部有广东七大名山之一、被誉为“客家圣山”的国家3A级景区——霍山,为省级森林公园,其洞幽峰奇、百态千姿,以独特的“丹霞地貌”闻名遐迩,素有“朝在罗浮暮在霍”美誉。千年古刹鹿湖禅寺,是始建于东晋太和年间的佛教圣地。还拥有“福建会馆”、苏维埃政府纪念馆、武装暴动旧址、仰天堂地下交通站、苏维埃政府旧址等一大批革命历史旧址,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据悉,1934年,中央主力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留守红军与游击队继续与围剿苏区的敌人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龙川就是留守红军开展革命战争的地方之一。目前,总投资10亿元的中央苏区留守红军园项目,是龙川着力打造的一个具有纪念性、教育性、唯一性、带动性于一体的红色文化纪念园。根据规划设计,主要分为主园区、旅游连接大道和分园区三个部分,共分三期进行开发,致力打造成红色景区典范,力争3年内成为国家级景区,5年内成为广东省新名片。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