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強化香港國際人才蓄水池功能

2018-11-21
来源:香港商報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最新發表2018年世界人才報告,香港排名下跌6位至排第18,亞洲榜首之位讓予新加坡,結果無疑吸引眼球,引發議論。對於報告所指,香港誠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既要全面客觀地審視自身優劣,更要以積極務實態度來不斷提升香港教育,特別是強化作為國際人才蓄水池的功能。

  報告以三個範疇衡量排名,分別是「投資與發展人才」、「吸引與留住人才」和「人才準備度」。香港排名較遜的乃「投資與發展人才」方面,其第31位的排名就遠較後兩項的第14位和第9位為差。尤其是教育投放方面,公共教育開支和人均政府教育開支只相當於GDP約3%和20%,便被報告標示為本港四個人才軟肋的其中兩個。不過,當明白到香港過去奉行「小政府」政策,政府開支(及收入)一直維持在GDP的兩成左右,換言之,教育投放所佔比例並沒特別地小;更重要是,對比美歐等地,政府開支(及收入)動輒高逾GDP的三四成甚至五成,香港於此方面的排名便難比擬。譬如塞浦路斯,這個歐洲國家的排名便較香港為高,主因正正「受惠」於教育投放所佔GDP比例較港高近一倍;然而,投放多,不等於回報多,其PISA評分就低至排名44,遠遠落後於港名列第3的位置。所以,報告過分看重投放,相對過分看輕回報,多少導致香港排名不合理偏低。香港倘要追上排名的話,則須把現時教育開支翻一番方成!

  當然,香港誠有需要增加教育投放,從而進一步爭取更佳教育回報。報告提到本港人才的另外兩個軟肋,即生活成本高昂(排名尾三)故難以吸引與留住人才,以及勞動力增長較低(增幅僅0.69%)限制人才供應,以至其餘創科教育、職前學徒及在職培訓、醫療基建供求等等,有關方面也好應加強改善。事實上,由致力開拓土地從而降低樓價租金,到制訂輸入人才政策及訂出人才清單,以至港府的創科投放亦明顯大增,林鄭月娥上任特首後已增撥了兩筆教育新資源,差不多將香港每年教育開支增加一成,又提高了持續進修基金和自資學位課程的資助額,香港今年並迎來了第11所大學……凡此種種,均體現了當局對教育和人才的高度重視。

  必須強調,我們不單要進一步培育更多本地人才,同時亦要爭取及挽留更多境外人才來港就學和就業;就如自由貿易一般,在人才政策上海納百川肯定勝過封關設鎖。因此,不論是培訓抑或輸入更多創科和醫護等人才,俱為題中應有之義,有助於促進經濟發展和改善市民生活質素。

  始終,香港作為一個彈丸之地,卻吸引了大量國際人才匯聚,這個成績絕對值得肯定。特別是進入知識型經濟新時代,唯有確保人才供應源源不絕,才能夠支持香港持續加大發展。正如林鄭月娥昨日所言,現在全世界的經濟競爭其實都是在競逐人才,特別在創新和科技,所以我不會因為評級下降而灰心,反之應該是投入更多精力、更多資源。總之,締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和更友善的人才環境,來讓香港的國際人才大都會繼續壯大吧。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