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最新公布的世界人才報告,香港全球排名較2017年下跌6位,位列第18位,亞洲榜首位置被新加坡取代,情況值得關注,應該查找不足,作出改進。當中,尤其不容忽視的是,反對派一手挑起的泛政治化亂相影響育人留人的情況亟需制止。
報告顯示,香港表現最差的是「投資與發展人才」方面,僅排名第31位,成為拉低整體排名的主因。換言之,在本地人才培育方面,香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持續加大對教育的投放,打造一流的教育環境,政府固然責無旁貸,這方面特區政府正加大工作力度,2017年就提出增加36億元教育新資源撥款。但是這項安排卻遭到了反對派議員的拉布阻撓,引起社會的強烈反感,這就是泛政治化影響「投資與發展人才」之顯例。
須指出的是,教育「落足本錢」只是基本前提,如何讓資源得到善用,發揮最大效益,培育更多人才才是關鍵,這有賴於大學扎實做好教育和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引導學生學習和成長。可近年香港校園泛政治化愈演愈烈,有的教師不務正業,埋首搞政爭,以致影響學生無心學業,導致是非不斷,政治事件頻生,嚇走不少專注教育、有分量的學者,令學校的教育質素未如人意,進而影響培育人才。比如「佔中」搞手戴耀廷、陳文敏等人就來自高校,在校內鼓吹「違法達義」,荼毒學生,令他們走上了暴力衝擊的最前線,有學生因觸犯法律而身陷牢獄,目前「佔中」搞手也已被起訴,案件正在審理中。部分學生醉心抗爭,港大學生會刊物長期大肆鼓吹「港獨」思潮,屢次出現發起罷課、抵制人事任命等校務管理、衝擊校委會的事件,混亂和暴力嚴重滋擾校園的安寧。值得注意的是,泛政治化對學校的侵蝕,並不僅是港大一家,中文大學、教育大學、理工大學等,均鬧出學生在校園鬧「港獨」的問題,行動更趨向激進暴力化。大學本是培養高端人才的搖籃,在泛政治化的環境下,卻捲入沒完沒了的政治漩渦,內耗自損,學校又如何能夠集中精力於學術,專注教書育人,培養社會棟樑,為社會源源不斷輸送精英呢?故此,本港大學必須擺脫政治騎劫,注重品質與發展,提升學術水平,否則受損的只是學生和香港。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在「吸引與留住人才」方面,香港由去年的第11名,下降到排第14名。除了反映香港需要改變產業結構單一,提供發展機會,以及須改善居住、生活、教育等各方面配套外,還要放開懷抱,不能排斥非本地人才。香港過往成功的經驗,是以海納百川、包容開放的態度和做法,匯聚大批來自海內外的優秀人才,支撐本港的發展,但現在社會充斥的本土保護主義令人擔憂,反對派搞的泛政治化那一套在涉及引入外來人才時,必將其與本地人就業對立起來,誇張宣揚「打爛本地人的飯碗」論調,製造排外情緒,這樣莫說外地優秀人才不願來港,就算來了也留不住!
總之,能否匯聚更多人才,關乎香港未來,切忌因泛政治化而令人才卻步,阻礙香港發展。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