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美或改变对港政策 须放弃幻想

2018-11-29
来源:香港商报

   周八駿

  11月15日我在本欄發表《香港必須融入國家》指出:「有人以為,10月4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在哈德森研究所的演講沒有提香港,反映美國特朗普政府對香港另眼相看。的確,不久前美國駐港澳總領事表示,美國政府視香港現況仍符合《美國—香港政策法》。但是,香港美國商會公開批評特區政府拒絕時任香港外國記者會第一副主席馬凱工作簽證延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警號。對於香港,目前美國政府可能仍在觀望,難道這一點能成為阻礙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理由?」

  美或改變對港政策

  上文撰寫於一周前,但就在它發表的同一天,亦即美國時間11月14日,美國國會轄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發表年度報告,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取締香港民族黨、拒絕香港外國記者會(FCC)第一副主席馬凱工作簽證續期,以及高鐵西九龍站實施「一地兩檢」等為例,斷言香港言論自由和法律自治等正被削弱,香港正朝令人不安(troubling)的方向發展;攻擊北京持續侵蝕香港自由,令香港漸與內地城市無異;要求美國政府商務部檢視對香港出口科技政策。報告發表後,美國政府即日表示,愈益關注削弱香港基本自由的行為,促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北京秉持「一國兩制」的承諾。

  這是一個必須重視的信號──美國政府在可預期的未來將改變對香港的特殊政策。「可預期的未來」或遲或早,則視乎一系列相互影響的因素,但是,絕對不包括香港一部分居民的幻想。

  「拒中抗共」政治勢力迎合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年度報告,要求特區政府按美方意願執行「一國兩制」,是他們的政治立場和背景使然。但是,香港一部分居民要求特區政府避免惹美國生氣,則是為了維護香港的利益,與「拒中抗共」政治勢力的觀點表面相同,本質有區別。

  然而,「樹欲靜風不止」。美國調整其全球戰略和對華戰略,決心遏制中國而殃及香港,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如果以為香港隨美方之笛起舞便能置身美國遏制中國之外,那是政治幼稚。

  認清形勢 放棄幻想

  以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在葉利欽領導下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打交道為例。眼看歐盟和北約分別一個接一個地接納前蘇聯成員國和前經互會、前華沙條約成員國,葉利欽代表俄羅斯申請加入歐盟和北約,但是,「熱臉貼了冷屁股」。地緣政治的嚴酷事實教育了葉利欽,更讓其繼任者普京警覺,即使俄羅斯按西方模式重塑,仍注定被排斥。

  今年8月12日去世的全球著名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全球化問題專家、埃及經濟學家薩米爾.阿明(Samle Amin),在他去世前3個月,今年5月5日出席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對鄰座的中國學者林毅夫說:「我很熱愛中國。中國朋友們,不要幼稚,就算變成資本主義國家,西方也不會放過中國的!」

  香港社會各界、尤其建制派政治團體政治人物,切莫以為特區政府不反駁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年度報告關於香港實踐「一國兩制」的不實之詞,進而按美方的批評作相應改正,香港就能安然避過美國遏制中國的風暴。

  有一種觀點:從中國的長遠戰略利益看,應當讓香港與內地保持距離,讓港資企業保持獨特身份,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保持「特別」。

  這種觀點似乎成熟,其實幼稚。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是香港發展的客觀要求,不是任何政治力量能夠主觀塑造的。從上世紀80年代中到90年代中,香港製造業絕大部分遷至廣東省珠三角,到2003年6月29日香港與內地簽署關於兩地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再到粵港澳共建大灣區,一步一步走來,推動「一國兩制」實踐與時俱進。而今,能夠為躲避美國遏制中國而把歷史倒退嗎?

  香港長期是一個商業城市,趨利避害是香港很多居民的心理。另一方面,腳踏實地迎難而上,也是香港很多居民在篳路藍縷中養成的作風。特區政府不僅要義正詞嚴地駁斥對「一國兩制」的攻擊,而且要引導香港居民認清形勢,放棄幻想,克服政治幼稚,勇於應對。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