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資料圖
美國民主党籍國會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與共和党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23日再度互致信件“斗法”。
特朗普執意如期赴國會作國情諮文演講,遭佩洛西以聯邦政府持續“停擺”為由正式拒絕。
特朗普隨後一度承諾另辟蹊徑作演講。最終,這輪“斗法”以他作出讓步、推遲國情諮文演講而結束。
【針尖對麥芒】
特朗普23日晚宣布,將在政府“關門”危機結束後再發表國情諮文演講,因為“沒有哪個地點能與眾議院會議廳的歷史、傳統和重要性匹敵”。
美國總統一般利用國情諮文陳述新一年施政目標。演講通常在國會眾議院會議廳舉行,參眾兩院議員、最高法院大法官以及內閣多數官員出席。
特朗普23日早些時候致信佩洛西,說仍有意29日赴眾議院會議廳作國情諮文演講。
他寫道,如果國情諮文“沒有按時、按計划、在原定地點”發表,“對我們的國家而言將十分悲哀”。
佩洛西隨即回信寫道,“除非政府‘開門’”,否則眾議院不會考慮通過決議,“允許總統在眾議院會議廳作國情諮文演講”。
經國會兩院聯合邀請,總統才能面對全體國會議員演講。這需要參眾兩院通過一項決議,明確總統演講的時間和地點。
【抨擊後妥協】
遭遇佩洛西正式回絕,特朗普兩度出言抨擊,稱佩洛西的行為給美國留下“非常、非常恐怖的印記”。他聲稱,佩洛西只是不想聽到真相,即美國需要更好的邊境安全環境。
特朗普當天一度承諾,將尋找替代方案,但他最終還是接受了佩洛西的建議。他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寫道,佩洛西因政府“停擺”改變主意,提議推遲演講,“這是她的特權”,“我會在‘停擺’結束時作演講”。
一名以匿名為條件接受采訪的知情人士先前披露,白宮官員籌划的備選方案包括讓特朗普在國會參議院會議廳或南部邊境某州作演講,為不同場合准備的文稿各不相同。美聯社報道,北卡羅來納和密歇根兩州州議會的眾議院議長已向特朗普發出邀請。
由于白宮與民主党就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修建“隔離牆”分歧嚴重,各方未能就撥款法案達成一致,大約四分之一聯邦政府機構從去年12月22日起陷入“停擺”,影響大約80萬聯邦政府雇員的工作和收入。
這一僵局至今沒有緩解跡象。按照路透社的說法,國情諮文演講淪為國會與白宮建牆對峙的“人質”。
佩洛西與特朗普先前就國情諮文有過纏斗。佩洛西本月16日致信特朗普,提議推遲國情諮文演講。特朗普則在一天後回信,不讓佩洛西和其他議員坐軍方飛機出訪。
【遲到不缺席】
按照美聯社的說法,美國憲法規定,總統“應不時向國會提供國情信息”。總統可選擇在任何地點或以書面形式發表國情諮文。
不過,依照美國政治傳統,國情諮文演講是一種“莊嚴”儀式,通常會經由電視直播傳達給民眾。
在美國歷史上,前總統羅納德·里根在1986年的國情諮文演講因“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失事而推遲;德懷特·艾森豪威爾1956年通過電視台播出的演講系7分鐘的視頻錄播。艾森豪威爾與哈里·杜魯門和吉米·卡特等總統一樣,任內最後一次國情諮文以書面形式完成;理查德·尼克松1973年國情諮文也以書面形式發表,原因是與他的第二次就職演說時間相隔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