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4

易会满接棒刘士余任证监会主席

2019-01-26
来源:香港商报网

易会满。資料圖片

  【香港商報網訊】中共中央决定,任命易会满同志为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免去刘士余同志的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职务。国务院决定,任命易会满同志为中国证监会主席,免去刘士余同志的中国证监会主席职务。刘士余同志另有任用。

  易会满正式接任证监会主席 对于资本市场他这么看

  近一年来,工行董事长易会满对资本市场发出鲜明的市场观点及言论,对于银行业,他认为,需要客观、理性地看待银行业,更需要用战略的、宏观的思维来看待银行业,还需要善于把握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与规律。

  对于债转股方面,他认为,债转股是阶段性的、市场化的,是财务性的投资,而不是谋求控股或者收购。希望通过债转股,帮助企业优化财务结构,增强发展后劲,为企业、为市场增添信心、增强预期,同时有利于化解银行融资风险,也有利于银行取得合理的财务回报。

  谈银行估值

  去年11月17日,易会满在某会议上曾对全场分析师表示,「我想利用这次机会,跟分析师谈一谈怎么看待银行业的估值。」

  相关言论如下:

  「整个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情况,在全球来看都比较好,我们做董事长的,也非常关注每一年、每一个季度的经营指标。」

  言外之意或是金融从业者与市场分析师对于银行股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我建议,需要客观、理性地看待银行业,更需要用战略的、宏观的思维来看待银行业,还需要善于把握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与规律。」

  对于如何对银行估值,易会满认为应当从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要全面客观地判断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跟发展预期,「尽管有挑战,但中国经济在全球增长势头最快之一的大趋势不会变」。

  第二,要全面判断金融科技对实体金融的影响。「我觉得,市场对这一点反映的不是很客观。」易会满说,不可能谁替代谁,也不可能你死我活。总体经过这五年时间的发展,现在的情况是各有定位,优势互补,是通过合作来共同推动金融业的创新发展,因为不管何种形态,尊重金融规律是硬道理,违反规律肯定受到惩罚。

  第三,要全面客观判断资本及资产质量、净息差等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要素,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分析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我们还要善于发现中国银行业经营环境的特有优势,实际上大家比较一下全球银行业,中国银行业的外部环境比世界上很多国家要好得多。」

  监管方面

  易会满认为,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奉行互为共赢的开放战略,持续放开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他分析称,一方面,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市场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乱象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果,将从多个维度重构金融生态环境。13亿的内需市场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将产生丰富的金融需求,将为银行创新发展提供广泛的空间。

  另一方面,中国目前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和「前进中的问题」:一是国际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剧,给银行经营带来更多风险;二是实体经济运行困难增多,区域、企业分化趋势加深,有可能向金融领域传导,这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阵痛期;三是金融科技发展带来创新动力的同时,也对银行传统经营理念服务模式带来了挑战;四是全球银行业金融强监管周期,中资银行走出去面临更大的合规压力与挑战。

  对此,就未来银行业的发展,易会满从五个方面做了思考,他认为,一是要坚持服务本源,以金融的力量助推贸易投资自由化跟便利化;二是要进一步加快创新领跑,以科技变革推动银行再造;三是要坚持转型升级,加快由资产持有大行向资产管理大行转变;四是要坚持风险管控为基,全面加强合规与风险管理;五是要激发金融全要素的活力与效率。

  易会满在11月2日的一场金融峰会上指出,商业银行应当加强信息共享,防范过度融资,优化市场风险预警体系,共同塑造稳定区域金融环境。

  易会满在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在会后感言道:「六条措施,每一条措施我觉得都非常实在,那么总书记在这六条措施里面第二条是,提出如何进一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里面的措施我觉得非常具体,任务也非常明确。」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表态

  易会满表示,民企融资难,不是难在银行体系的断贷压贷,而是难在流动性的压力。民企融资贵,不是贵在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的渠道,而是贵在各种新金融、类金融、民间融资等渠道。

  所谓「融资难」,易会满判断,主要不是难在民营企业经营出现大面积实质性的变化,实际上是民营企业特别是大中型民营企业经营有进一步分化,有的是发展中的问题,有的企业可能会被市场出清;不是难在银行体系的断贷压贷,而是难在流动性的压力。这个流动性压力主要是直接融资和表外融资渠道受阻,包括发债困难、股权质押融资等等带来的一些风险,使个别民营企业的存量融资到期无法正常接续。实际上,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融资余额是增长的,授信也是保持基本稳定的,并没有出现抽贷、限贷等歧视性措施。

  所谓「融资贵」,易会满认为,不是贵在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的渠道,而是贵在各种新金融、类金融、民间融资等渠道,这些社会融资渠道的成本高企,直接抬高了整个企业的债务成本。所以总的来看,解决这一轮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带有鲜明的阶段特征,要分清楚难在哪里,贵在哪里,才能够分类施策、分类指导。

  债转股:是财务性的投资 而不是谋求控股或者收购

  就债转股的签约情况,易会满谈到,民营企业债转股也是个新的尝试,工行现在已经跟近50家大中型民营企业初步达成意向,有6家企业进入实质性操作。工行的债转股是阶段性的、市场化的,是财务性的投资,而不是谋求控股或者收购。希望通过债转股,帮助企业优化财务结构,增强发展后劲,为企业、为市场增添信心、增强预期,同时有利于化解银行融资风险,也有利于银行取得合理的财务回报。

  此外,易会满还强调,工行也建议监管部门探索民营企业的主办行制度,努力构建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新型银企合作关系。现在很多民营企业有几十家融资对象,实际上当市场有点波动的时候,容易发生踩踏和恐慌,所以说主办行制度、联合授信,对保持比较稳定的、科学的银企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对部分民营企业的一些流动性问题,只要齐心协力,相信能够比较好地解决和帮助企业渡过这个难关。

  10月30日,易会满表示,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融资余额是增长的,授信也是保持基本稳定的,并没有出现抽贷、限贷等歧视性措施。他还建议,监管部门探索民营企业的主办行制度,努力构建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新型银企合作关系。现在很多民营企业有几十家融资对象,实际上当市场有点波动的时候,容易发生踩踏和恐慌,所以说主办行制度、联合授信,对保持比较稳定的、科学的银企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高度关注居民储蓄率 防止下降过快引发经济金融风险

  易会满在8月30日举行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根据工行董事会、管理层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分析,我们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这是银行经营最大的定力。现在舆论对于国内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显性化有些过度反应。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和机遇没有变,发展态势向好的趋势没有变,我国经济韧性足、回旋余地大,我国经历过多次复杂局面的考验,积累了应对挑战的丰富经验。

  易会满在2018年3月份「防控重大金融风险」分组会上表示,无论是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还是从金融配置效率上看,都应该高度关注居民储蓄率,防止下降过快引发经济金融风险。

  易会满说,这背后还有三个因素值得关注,一是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加快了家庭财富多元化配置;二是金融科技的发展降低了财富管理门槛,加速理财市场成长;三是房地产行业吸引了大量居民资金进入。

  易会满指出,居民储蓄率下降有其必然性,但带来了一些影响:一是居民储蓄率下滑过快不利于经济高速发展,在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转结构方面,依然需要大量资金配套,现阶段经济增长需要维持比较稳定的储蓄率,这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客观性;同时在我国整体负债水平上升情况下,较高的居民储蓄率提供了缓冲空间和安全垫,如果下降过快,会增加实体经济不确定性;其次,会降低金融配置效率,抬高实体经济的整体融资成本。第三,储蓄率下降过快,将加大流动性风险,影响货币政策传导。

  针对居民储蓄率过快下降的问题,易会满建议,从战略层面、宏观调控、监管政策、市场引导等方面都应未雨绸缪,关键是正本清源,规范有序。

  一是要回归资管业务代客理财本质,打破刚性理财;二是进一步加强各种金融机构的规范,比如货币基金有的具有投资、支付多重功能,有的无牌经营,存在高杠杆高收益高风险问题,要进一步正本清源,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质,厘清货币基金的真正属性和功能边际,杜绝监管套利,控制杠杆率,引导规范理性发展,坚持商业银行在金融配置方面的主导地位;三是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完善配套政策,盘活信贷资产,增加资金流动性。

  本文来源:新浪财经,原文标题:《易会满资本市场观点汇总》

  大数据告诉你仓位容“易会满”么?

  先看看易会满的简历:

  公开资料显示,易会满自1985年进入工行,已经陪伴工行走过34个春秋。

  2016年姜建清卸任,易会满“挂帅”,由行长直接转任工行董事长、党委书记。

  “易时代”的工商银行迎来大发展。2018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工行实现净利润2401.20亿元,同比增长4.82%。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1.18%,年化加权平均权益回报率为15.15%;实现营业收入5770.55亿元,同比增长7.71%;利息净收入4236.30亿元,同比增长10.28%。

  易会满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还在于他的“逆袭”经历与草根出身。

  2013年5月22日,中国工商银行正式宣布,由易会满接替超期服役的杨凯生,担任行长一职。

  易会满的脱颖而出被金融业界视为“逆袭”,既在于转正之前他只是排行第五的副行长,也在于他作为一个毕业于浙江银行学校的中专生,从银行最基层升至最顶层。

  他出生于1964年12月,老家在浙江温州苍南县灵溪镇余桥村,农村娃,家中老幺。

  1984年,他从国家级重点中专浙江银行学校(现已升格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城市金融专业毕业,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杭州市分行,担任计划处计划员。

  5个月后,他就正式调入工行,并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都在从事计划工作。从1985年开始,易会满先后任工行杭州分行西湖办事处计划股科员、办事处主任、杭州市分行行长、浙江省分行副行长、江苏省分行行长、北京市分行行长等职。

  说回眼下,你会发现,易会满的到任,对整个A股来说,将是一件好事。别的不说,监管层再次展现铁腕治理的决心,短期内的A股更具投资价值了。

  你可能都快忘了,即便是今天没事就被网友拿来吐槽的刘主席(怪委屈的),在其任期的第一个年头中,也通过主观和客观的因素,使得沪指上涨了有12.34%。

  历史数据也显示,证监会的换帅,往往是短期内刺激行情的一剂良药,属于政策面的利好。以一周和一个月来计算,沪指上涨概率明显大过下跌。

历任证监会主席上任后短期内沪指表现

  现在的A股,最需要的就是信心,既有高层愿意治理股市的信心,也有广大投资者放心交易的信心。

  现在我们就从第八任主席刘士余倒叙说起,看看历任证监会主席任期内股市如何走,看完你再做决定不迟。

  第八任:刘士余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任命刘士余同志为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国务院决定,任命刘士余同志为中国证监会主席。

  2016年2月19日,刘士余正式上任前一天,沪指报收于2860点,创业板指数报收于2211点。

  2019年1月25日,沪指报收于2601点,任期内下跌9.05%,创业板指数报收于1265点,任期内下跌42.78%。

  不过仍需注意的是,刘士余任期内的沪指也曾走出过小高峰。

  履新第一个月内,沪指在经历逾两个月的艰难磨底后终于攻克3000点。21个交易日当中沪指收出了17根阳线,刘士余也被当时的媒体称为新任A股“男神”。

  其上任之后的首个交易日股指就以大涨2.35%来迎接新任掌门,随后股指从2860.02点启动,2016年3月21日,报收3018.80点,涨幅近6%。

刘士余就任以来的股市走势图

  而2017年2月16日的一份统计数据则显示,在刘士余已经履新近一年内,沪指涨幅为12.34%,A股新增上市公司297家。

  第七任:肖钢

  任职期间,沪指从2013年3月18日开盘的2267.29点,到2016年2月19日收盘时的2860.02点。任期内指数变化592.73点,涨幅26.14%。

  值得注意的是,肖钢任期内最高点为2015年6月12日的5178.19点,任期内最低点为2013年6月25日的1849.65点。

  肖钢的任期虽不长,但也是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行情。除去巨大的牛熊切换外,还有以下举动:

  明确提出主动退市概念,修订并购重组规则。

  沪港通平稳通车,为接下来的深港通提供了有利的借鉴,可载入中国证券史册。

  推出熔断机制,4天后火速下线,成为中国证券史上最短命的政策。

  第六任:郭树清

  任职期间,从2011年10月31日开盘时的2470.25点到2013年3月15日收盘时的2278.40点,任期内沪指下跌191.85点。

  在证监会,他任职不过18个月,共计506天,是证监会史上任职时间最短的主席,但其开明的改革派形象让人印象深刻,有人还给他起了个“郭旋风”的称号,也有人称他为“改革家”。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执掌证监会时的“新政风暴”——自2011年10月29日上任后,证监会平均每六天就出台一项新政,一年多达70余项政策落地,外界对此有“郭氏新政”之说。

  而对于沪指下跌的现象,各有说法,反对者认为纯属折腾,最终也未见实效,支持者则表示A股挤出了水分,更具投资价值。

  第五任:尚福林

  而对于担任时间最长的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来说,近9年时间内,沪指从2002年12月27日开盘时的1379.39点飙涨至2011年10月28日收盘时的2473.41点,任期内指数升1094.02点,涨幅高达79.3%。

  由于任期时间长,尚福林与A股的故事就复杂得多,这里既有最大牛市的繁荣,也有最大熊市的萧条。

  尚福林任期内,沪指从2005年6月6日最低点998点,到2007年10月16日达到6124点,牛市持续时间近28个月,上涨幅度达到514%,成为持续时间最长、上涨幅度最大的一次牛市。

  可是自2007年年底开始,伴随全球金融危机,股市一路狂泻,沪指暴跌72.81%,成为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损失最为惨重的市场。

  第四任:周小川

  主政期间,沪指从2000年2月24日开盘时的1593.95点到2002年12月26日收盘时的1382.36,任期内指数下跌211.59点。

  周小川任期内,股市从1341点低点回升,一路震荡上涨到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不过好景不长,由于实行“国有股减持”政策股市大跌,4个月后“国有股减持”政策叫停。

  第三任:周正庆

  任职期间,沪指从1997年7月14日开盘时的1163.29点到2000年2月23日收盘时的1594.93点,任期内指数增加431.64点。

  周正庆任期内,沪指在1999年5月17日见底1047点,此后著名的“5·19行情”启动,股市开始不断向上,1999年6月30日达到1756点,涨幅达68%。

  第二任:周道炯

  主政证监会期间,沪指从1995年3月31日开盘时的629.91点到1997年7月11日收盘时的1154.79点,任期内指数增加524.88点。

  周道炯任期内,沪指属于一个低开高走的态势,在1996年1月19日见底512点,到1996年3月其任期满一年的时间内沪指跌逾100点。

  不过此后一路涨到1997年5月12日的1510点,涨幅达195%。至今业内还普遍认为,周道炯任期内是赚钱效应最好的时期。

  第一任:刘鸿儒

  任职期间,沪指从1992年10月12日开盘时的687.45点到1995年3月30日收盘时的630.91点,任期内指数下跌56.54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刘的整个任期内,沪指是一个高开低走的走势:

  1992年10月上任,沪指在1992年11月17日见底386点,之后一路涨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涨幅达304%。

  那么,这位易主席会带来些什么呢?

[责任编辑:肖靜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