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21

30年來首辦大型祈福儀式 李屋點燈 為復村創條件

2019-03-04
来源:香港商報

  花燈亮着後,村民輪流上香。

  李曜匡及李君龍父子一同上香拜祭祖先。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鄭玉君報道 : 荒廢數十年的沙螺洞李屋村,繼三個月前安放「躉符」(聯同另一條鄉村張屋),祈求當地實行的保育工程動土順利,村落風調雨順,豬年正月十五日亦進行另一習俗儀式「點燈」,為「新成員」祈福。這趟「點燈」是該村30多年來第一個大型儀式,李氏家祠內高懸三盞漂亮的花燈,其下繫着長長的紅布,布上寫了共68名男丁的名字,當儀式完結後,名字會寫進族譜內。

   色彩斑斕的花燈,其下掛了慈菇、紅包、松柏、紅蘿蔔、葱、芹、桔、九個銅錢,各有寓意。

  將建「環保原居民村」

  點燈,是本地鄉村將族中新添男丁的名字加進族譜內的一種儀式。燈,諧音為丁,「點燈」有「添丁」的意思。按習俗,每年農曆新年到元宵期間,於過去一年曾添男丁族戶,會燃點花燈,並掛於祠堂橫樑之下,大家向祖先及村中的神明拜祭,告之添丁喜訊,祈求男嬰平安長大,之後還會喝燈酒(多為盆菜形式),一連串儀式後,新添男丁即被承認為族中成員,擁有繼承權。

  不過,客家村李屋今次點燈有點不同。這要從歷史說起。李屋立村已有400多年,是大埔桐梓圍下李氏的分支。迄今已傳了20多代。上世紀70年代末期,有發展商欲在沙螺洞發展高爾夫球場,希望當地村落即李屋及張屋的村民搬離,於是與村民協議,承諾會為村民興建160幢村屋以換取他們的農地及屋地來發展,村民當年覺得都合理,於是搬走,怎知沙螺洞屢因保育問題發展無望,村民一等近40年,協議建屋並無實現。政府2017年更宣布用大埔船灣與相關發展商換上沙螺洞25公頃私人土地作保育,發展商有三個方案補償村民,其一是給予補助金復修舊屋,在符合特定條件下合力建設「環保原居民村」。

  村民在祠堂外等候上香。

  須「補番做」 多達68人點燈

  李屋村代表李漢文表示,這為李屋復村創造條件,村落傳統文化如寫族譜得以繼續,所以復辦從前家家戶戶都會做的點燈儀式。由於李屋荒廢30多年,期間已添了不少男丁,今次報名參與者達68名之多,這是「補番做」,因此將名字寫落紅布上。

  正月十三,李屋先「掛燈」,將色彩斑斕的三盞花燈(來自李屋三個堂 : 積善堂、樂善堂、益善堂)掛於李氏家祠橫樑。正月十五元宵節當天(2月19日)點燈,進一步布置花燈,其下掛了慈菇、紅包、松柏、紅蘿蔔、葱、芹、桔、九個銅錢,分喻添丁、利是、長壽、健康、聰明、勤力、吉利和長久。各花燈下亦繫有長紅布,寫滿男丁名字。大約下午3時半,由族中父老負責按燈儀式,亮着的花燈令李屋家祠霎時一室華彩。出席儀式的近40名村民隨即輪流上香,之後敲鑼、打喳、燒炮仗慶賀,再到就近地方吃盆菜。到正月十六,將花燈化掉,代表完燈。紅布會留着放在祠堂,其上名字會寫進族譜內。

  村民期望明年更熱鬧

  今次出席點燈儀式的村民中,最年輕為16歲的李君龍,他與30多歲的哥哥都在點燈名單內。君龍與父親李曜匡一同前來,在祠堂誠心上香。年近60歲的李曜匡說,近年回來過幾次,但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踏足李屋,對李屋的破落好有感觸。他說從小在李屋長大,從前點燈很「架勢」,父親夜裏提燈在村內走大圈,之後將燈放在祠堂1年。他15歲時到外國搵食,23歲回來結婚,還在李屋擺酒,參與村民有百多二百人,與今天的寂靜荒涼有很大對比。他與村民們都期望明年的點燈會更熱鬧。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