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902

用好大灣區建設的制度優勢

2019-04-02
来源: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理事長 葉建明

  粵港澳大灣區是這兩年香港的「熱詞」,也連續三年成為全國「兩會」上的熱詞。今年「兩會」前夕的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標誌這項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一國兩制」具優勢

  推進大灣區建設中,宣傳推介和解釋一刻不能少,以便幫助更多港人解除融入大灣區的疑慮,放心地投身於「一國兩制」新的實踐中——這是我在最近宣講「兩會」精神中的一大體會。畢竟對於香港融入大灣區,部分港人依然擔心會不會令香港的「一國兩制」淡化甚至喪失,大灣區會不會「吞噬」掉香港的特色?

  國務院副總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韓正3月1日在主持召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上的講話,明確回答了這種擔憂。韓正副總理說,要始終把握好大灣區建設的戰略意圖,推動形成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推動「一國兩制」事業新實踐。要始終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堅持「一國」原則,尊重「兩制」差異。要始終發揮港澳的獨特作用,提升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綱要以四個「有利於」談及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的重大意義。其中第一個有利於就是「有利於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進一步密切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為港澳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機會,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綱要還特別提出灣區建設的「三大優勢」:「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港澳獨特優勢和廣東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優勢。前兩個優勢,都是對香港優勢的直接表述。由此可見,中央非常清楚香港在大灣區發展中的作用,並注重善加利用。「一國兩制」作為大灣區建設的制度優勢,不僅不會淡化和消失,相反,還會得到強化。

  粵港澳大灣區在「一國兩制」背景下,「三稅區三法律三貨幣」,而且特別行政區、經濟特區等行政區劃和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港等經濟區域疊加。這樣的體制凸顯粵港澳大灣區的豐富性和獨特性,顯示巨大優勢、潛力和包容性,具有很強的競爭性,是未來發展的動力所在。而這種制度的差異性不僅是中國唯一,也是世界唯一。目前世界上成熟的三大灣區都是單一體制「一國一制」,因此,中國的大灣區在世界發展格局中遊刃有餘,更具有魅力和不可估量的前景。當然,獨特優勢也是挑戰,融合難度不可避免。無限風光總是在險峰,解決重重困難的前面,就是陽光大道。為此中央很清楚,香港也需要明白。

  1+1+1遠大於3

  綱要為粵港澳大灣區提出五大定位: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這些定位遠豐富於世界三大灣區。最近特首林鄭月娥更提出一個新概念:大灣區可成「東方矽谷+華爾街」。這不是某些反對派攻擊的「擦皮鞋」,基礎事實就是如此。相比東京灣區定位於「產業灣」,紐約灣區定位於「金融灣」,舊金山灣區是「科技灣」。中國的粵港澳大灣區,既包括科技創新、金融服務,也包括現代製造業為主導的產業,集合了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的主要功能。「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在其間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任誰也抹殺不了的。

  「一國兩制」優勢是粵港澳大灣區成功的一個重要要素,更是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的必然之舉。作為「一國」之下的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灣區內的港澳集國家「萬千寵愛於一身」。中央專門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為組長,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首次被納入中央決策組織;中央出台了一批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包括便利港澳居民在大灣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橋等一些具有標誌性的跨境基礎設施項目實現互聯互通,順利開通;總投資達749億元人民幣的31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項目春節後集中開工……在中央的直接指揮和支持下,粵港澳大灣區將令三地合作從優勢互補走向優勢整合,從各施所能走向協同努力,從各有精彩走向共同輝煌,1+1+1遠遠大於3的格局必將形成。在這其中,大灣區成為香港的主場,香港必將作為主角閃亮登場。

  通過大灣區,香港將回答新時期在「一國」之內,大展「兩制」之利的歷史新課題,回答新時代如何對國家繼續作出獨特貢獻的新課題。可以相信,在未來的大灣區建設中,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先行先試的實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必然將「一國兩制」的制度性優勢發揮到極致,令兩種制度形成雙重優勢,「一國兩制」的制度紅利在大灣區充分體現。實現綱要提出的,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