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902

【大湾区多面睇之四】高校強強聯合 產學研謀多贏 集聚人才绘宏图

2019-05-03
来源:香港商报

 

  大灣區高校合作,將進一步提升區域整體辦學水平,打造「一小時學術圈」,共同為國家和粵港澳地區創新驅動發展貢獻力量。中新社

  【香港商报网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作為人才「蓄水池」和創新思維聚集地的高校,在其中扮演着極其重要的角色。粵港澳大灣區加強教育合作勢在必行,而高校資源豐富的粵港澳三地如何發揮高等教育的基礎支撐和動力引領作用,為大灣區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撐,日益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受訪專家認為,教育在大灣區的發展中富有基礎性、長遠性的意義,當下迫切需要粵港澳三地政府、大專院校和社會共同合作,創建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平台,推動灣區成為世界級的「產學研」重鎮,以及為灣區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香港商報記者 朱輝豪

  加強教育合作 推動人才國際化

  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等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而人才的培養,與教育的發展息息相關,特別是高等教育在其中扮演的「發動機」角色,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亦如是。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中也提到,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和人才高地,要求推動教育合作發展。

网络图片

  實際上,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有着豐富的高校資源,也集聚了一大批高水平的重點實驗室與科研機構,為大灣區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了基礎條件。但與世界著名的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聚集力仍然相對較弱。全球化智庫(CCG)在2018年11月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發展報告》中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較低,僅為常住人口的17.4%,而三藩市灣區受教育程度為本科及以上的勞動力佔全體勞動力的比重達到46%,紐約灣區也達到42%;東京灣區的大學和研究生院的學生數量在2010年就超過106萬人,佔日本的36.7%。

  香港耀陽集團創辦董事蔡永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一定需要人才的支撐,尤其是需要國際化的人才。而人才除了引入,亦需要通過大灣區的高校來培育。蔡永基指出,香港和澳門的大學的國際化水平相對比內地高,如果粵港澳三地加強教育合作,有利於廣東的高校培養更多國際化的人才。「加強教育合作,可以幫助廣東高校引進更多國際化老師,可以帶給內地學生更多國際化的知識和其他的幫助。」

网络图片

  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此前曾表示,迫切需要粵港澳三地政府、大專院校和社會共同合作,創建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平台,藉助合作平台,充分發揮灣區內高等教育集群效應,在大灣區共建一流聯合實驗室和協同創新中心,促進大灣區院校及科研機構國際化,一方面推動大灣區成為世界級的「產學研」重鎮,另一方面促進高等教育機構實現較高水平國際化,為灣區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尤其是科學、工程和技術領域人才。

  高校聯盟 加強資源共享

  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合作發展方面,《規劃》支持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鼓勵聯合共建優勢學科、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充分發揮粵港澳高校聯盟的作用,鼓勵三地高校探索開展相互承認特定課程學分、實施更靈活的交換生安排、科研成果分享轉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网络图片

  粵港澳三地高等教育資源豐富,在總量約150所高校的布局中,香港有4所世界排名進入前100名的大學,具有較高的高等教育水平和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澳門的旅遊教育等學科專業水平高居全球前列;而廣東高等教育體量龐大且擁有完整的學科布局和產業鏈。

网络图片

  2016年,由中山大學率先倡議並與香港中文大學和澳門大學共同發起了粵港澳高校聯盟。該聯盟以匯集粵港澳精英大學、培養高素質人才、推動三地共同邁向知識型經濟時代為宗旨。目前,共有28所粵港澳三地高校入盟,包括廣東12所、香港9所、澳門7所高校。分析人士指出,建立人才高地,不能單靠一個地區和一所學校,需要多地多校共同努力,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局面。粵港澳高校聯盟的成立,有利於形成一個整體,通過強強聯合,可以進一步提升區域內高校整體辦學水平和提高合作層次,打造「一小時學術圈」,共同為國家和粵港澳地區創新驅動發展貢獻力量。

  粤港澳高校联盟创盟大会。资料图

  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對本報記者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加強教育合作,應考慮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各高校科研人員更多地互動。他提到,紐約灣區的一個成功因素,是灣區內高校科研人員學術交流非常頻密。因此,要發揮產學研對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促進作用,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各高校科研人員更緊密的學術交流必不可少。

  合作辦學加速融合

  除了要充分發揮粵港澳高校聯盟的作用,推動實現優質高校資源共享外,《規劃》提到的粵港澳合作辦學實際上在很多年前就早已拉開帷幕。位於珠海的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是首家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創辦的重點大學。該校創新地推行博雅教育及國際化辦學模式,致力於建成世界一流的博雅型大學,培育國際精英人才,促進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

  滿足大灣區人才需求

  2014年,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這是繼UIC之後的第二所由內地高校和香港的大學合作成立的高校,同樣是落戶粵港澳大灣區。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港中大(深圳)已與境外87所全球一流大學開展實質性合作,具備境外學習經歷的在校生比例已超過60%。而北師港浸大前往境外深造的畢業生比例也近70%,常年居廣東省高校之首。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UIC)。资料图

  此外,在2018年廣州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簽署了建立港科大(廣州)的合作協議,在最初的謀劃階段,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史維就曾言,兩個校區將同等重要,開辦分校並非只是因為內地資金充裕,而是想增強科大本校欠缺的部分,期望分校與本校發揮協同效應,促成學生以至香港與大灣區內城市的良性互動,創造雙贏。

  「受制於香港有限的學位,內地每年大約只有2萬個學生能到香港讀書,所以如果香港和內地學校在大灣區合作辦學,提供給學生國際化的教育,就能為內地很多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滿足大灣區的人力資源需求。」蔡永基說,大灣區可以給香港的大學在香港本土之外發展他們教育的業務,對於大學本身來說也是好事,能夠幫助大學增加了資金和資源。

  伴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和大灣區規劃綱要的發布,粵港澳的教育合作方興未艾。據廣東省教育廳早前透露,目前有一批港澳知名高校達成來粵辦學意向,除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外,香港城市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香港大學(醫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落戶大灣區內地正在加快謀劃和推進。目前已經得到證實的是,香港城市大學將落戶惠州,計劃在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建設惠州校園項目,校園規劃佔地面積約1000畝,將是香港城市大學現有校園面積的很多倍,未來將分多期推進,未來除了把碩士、博士課程帶到惠州來,還將在惠州開展科研和技術轉移。此前,澳門大學在珠海有橫琴校區,比目前澳大校園大20倍,可容納1.5萬學生。蔡永基指出,未來如果這些大學能夠在大灣區建立分校,引入國際化的師資力量,有助加速內地教育的國際化。

粤港澳高校联盟

  灣區可嘗試共建大學

  在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合作方面,《綱要》還鼓勵聯合共建研究中心,支持大灣區建設國際教育示範區,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等的要求。對此,有不少學者建議結合「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由三地政府在深圳河套地區合作共建「灣區科技大學」,對標世界一流大學,以全新的聯合辦學模式建設一所服務大灣區發展的新型理工科大學或者綜合性大學。蔡永基認為,如果能夠在大灣區合作建立一所有針對性的大學,得到國家全力的支持,配合香港和內地在創科界人才的支持,應該說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在梁海明看來,粵港澳三地現已有不少理工科大學以及綜合性大學,再多建一間此類大學,未免有重複建設之嫌。粵港澳三地教育若要求變、求新,以及更適合大灣區未來發展的要求,尤其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發展的要求,可考慮參考位於紐約灣區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辦學模式,建立小而精的文理科大學。

  專家指,如果香港和內地學校在大灣區合作辦學,將創造更多機會,滿足大灣區人才需求。圖為港中大(深圳)首屆畢業典禮。中新社

  梁海明指出,雖然追求規模和數量現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大學發展趨勢,但普林斯頓大學仍堅持其打造21世紀文理大學的初衷,強調有所為和有所不為,沒有刻意發展專業學院,使學校的規模始終相對固定,令學校可以有效地保持各系科之間的有機聯繫。另一方面,則大力推動文理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無論是專業設置、研究方向還是課程安排,普林斯頓大學各學院都儘量與其它系科建立互為基礎、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的關係。「如果粵港澳三地政府要進行教育合作,共建大學,為未來發展成為國際教育示範區奠定基礎,不妨參考普林斯頓大學的發展模式。」梁海明表示,「小而精」可以集中有限資源發展優勢學科,尤其是發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有關的優勢學科,「文理大學」可以進行學科交叉,不僅擴闊科研工作者的思維,更能培養文理皆通的畢業生,這對以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乃至為中國的建設都大有裨益。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