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擴醫療券範圍 建港式醫療機構 民建聯提17 項灣區安老建議

2019-05-08
来源:香港商報

  

  民建聯向聶德權遞交《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安老規劃》建議書。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何加祺報道:民建聯昨日約見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就粵港澳大灣區的跨境安老規劃提出17項建議,當中包括擴大長者醫療券適用範圍至大灣區其他城市、於內地建立港式質素的醫療機構及善用智能科技及讓在港港人子女可以透過視像探望內地院舍的長者父母等。立法會議員梁志祥表示,長者在內地生活遇到不少問題,建議政府加強福利可攜性。聶德權在會上認同「遠程探望」和於內地提供港式質素醫療的建議。

  倡可跨境享百分百福利

  民建聯早前撰寫了《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安老規劃》建議書,就大灣區的跨境安老規劃提出17項建議,並於昨日與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會面,提交建議書。梁志祥表示,由於香港長者不包括在內地醫保的保障範圍內,故他們到內地養老面對醫療費用昂貴的問題。他認為,若特區政府能在福利可攜性、協助香港安老社福團體在內地開設院舍等方面進一步優化和提供便利,便能更好地推動灣區成為港人安老的選址。

  福利可攜性制度方面,他們建議擴大長者醫療券的應用範圍,擴大至住院服務及日間手術程序等,並將適用地點擴展至廣東省及澳門主要醫院及診所;又建議優化現行跨境福利計劃,認為政府應研究優化現行跨境福利計劃的所有缺漏,令在大灣區跨境安老的長者可以百分百享受香港的福利計劃。

  可推動跨境智慧安老

  在協助安老團體方面,他們建議協助社福機構擴建內地安老院舍,期望社署放寬為鼓勵社福機構擴建而設的「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擴至內地項目,以協助社福機構在內地擴建吸引港人入住的安老院舍。又建議興建長者安老小鎮,研究鼓勵及協助相關有經驗的機構,在內地大灣區城市興建長者安老小鎮,內裏興建低密度的長者公寓,以及適合長者的娛樂生活設施如悠閒公園等。

  他們又提出加快推動智能安老,認為港方可在大灣區開辦優質醫院及安老設施,並將最新穎的科技應用在安老服務方面。建議有關部委推出相關的政策,以及推出財政優惠等,以協助及鼓勵港澳團體在粵港澳大灣區建立智慧安老社區,發展及推動跨境養老的智慧安老服務和配套。

  至於提升醫療及安老服務方面,他們建議建立異地醫療費用報銷機制,希望政府可參考本地公立醫院的人均補貼比例,與灣區內其他城市協調,建立異地醫療費用報銷機制,令長者在香港以外地方就診時,可在指定認證的優質醫院同樣享有本港的醫療福利。

  陳恒鑌促設跨境救護車

  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表示,現時港人在內地遇上意外欲返港就醫時,兩地救護車須在口岸交接的做法是費時失事,建議於指定認可醫院設有兩地車牌的跨境救護車;他又期望可將本港的公私營合作醫療模式擴展至港大深圳醫院,及設立異地醫療費用報銷機制,讓內地醫院可服務更多港人。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