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瀨國立公園比亞迪純電動巴士運營開通儀式。
比亞迪純電動巴士在尾瀨國立公園投入運營。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焦家志報道:5月18日,在海拔1400多米的日本高原濕地上,一場特別的儀式正在尾瀨國立公園舉行。透藍的天空中,漂着朵朵白雲,道路兩旁的林間遍布着未消融的積雪。明媚陽光下,卡哇伊的比亞迪純電動巴士顯得「精神抖擻」。
作為日本百景之一的尾瀨國立公園,為了保護「萬年濕原」的自然景觀,引入了零排放的比亞迪純電動巴士。這是比亞迪第四次在日本成功交付純電動巴士。目前,在日本市內公交巴士市場,每3台純電動巴士中就有1台由比亞迪提供。
活動當天,比亞迪亞太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劉學亮透露,「未來,比亞迪計劃向日本引入全方位多元化的新能源產品組合,包括純電動巴士、卡車、叉車等更多純電動車型,以及更多型號的太陽能產品和儲能產品。」
為日本市場「量身定製」巴士
在劉學亮所說的多元化新能源產品組合中,為日本市場量身定製的純電動巴士J6被比亞迪寄予厚望。2019年3月25日,比亞迪在東京宣布開始接受專為日本設計的J6訂單。此時,距離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還有16個月。
更讓人驚艷的是J6的售價,J6單價(不含稅)僅為1950萬日元(摺合人民幣約123萬元)。而在日本,同樣大小的柴油巴士單價約為1800萬日元(摺合人民幣約113萬元)。業內人士分析稱,售價幾乎與柴油巴士相當的J6,具備顛覆性的競爭優勢。
「J6將在東京奧運會前夕交付,力爭未來5年內銷售1000台。」從這個銷量目標,也不難看出比亞迪對J6競爭優勢的自信。
在劉學亮看來,這與比亞迪「吃透」電動車核心技術,擁有在全球300多個城市交付純電動巴士的豐富經驗密不可分,「我們可以針對各個市場的『獨特需求』,對車輛的尺寸、外觀、功能進行創新性研發製造。」
車輛的「定製化」,向來被認為是車企獲取更大市場份額,邁向全新發展階段的重要標誌,這從大眾、奧迪等跨國巨頭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亦可以看出。
60多年跨越3小時「航距」
雖然已經在日本站穩腳跟,但比亞迪在日本的「進擊」之路,並沒有外界想像的容易。中國車企進入日本市場,道路卻坎坷而漫長。直至2015年,比亞迪在日本京都交付5輛純電動巴士,才真正宣告中國車企成功跨越這漫漫長路——中國汽車工業60多年歷史上,第一次有中國汽車成功運行在日本街頭。
3小時航程的距離,中國汽車品牌竟花了60多年才走完。在這個被視為「世界上最封閉」的汽車市場,街頭的國外汽車品牌鳳毛麟角,幾乎所有外國車企的銷量佔比都被劃為「其它」——豐田、日產、本田等八大本土品牌長期盤踞,佔據了日本93%以上絕對市場份額,此外還有近50%日本「國產車」必須背井離鄉,出口到其他國家。
就連汽車強國美國,也不得不面臨日系車在美大賣,而美系車在日本賣不動的「窘境」。美國、韓國汽車品牌都難以立足,中國汽車廠商到日本賣車,更是猶如重慶火鍋師傅去做日本料理——不被轟出來,已是萬幸。
2015年,比亞迪向日本京都提供5輛純電動巴士。有日本網民表示,「還不知道一年後是啥樣兒,估計跑着跑着就散架了。」
但在良好的運營數據面前,部分日本網民的這種「挖苦」很快被日本媒體駁回。據日本知名雜誌2016年報道,運行一年的比亞迪純電動巴士得到乘客、運營商的肯定。比亞迪也在一次次「洗禮」中,逐漸扭轉了日本民眾對中國車企的看法。名為「lquwo Conakay」的日本網民表示,「比亞迪純電動巴士非常安靜,乘坐感覺很好!上坡也動力十足。」
日本館林模具工廠。
集全球智慧加速變革
提供新能源產品,並非比亞迪在日本的全部。早在2010年,比亞迪就在日本幹了一件引發行業轟動的事——收購「日本三巨頭」之一荻原旗下的館林模具工廠。這家曾為奔馳、通用、豐田等知名汽車品牌提供車身模具的工廠被比亞迪收入麾下,一度引起日本汽車行業的高度警覺。
此次儀式上,比亞迪首次向公眾揭開了館林模具工廠的「神秘面紗」。在館林模具工廠資深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位於深圳的比亞迪衝壓模具工廠通過流程體系的完善和自動化設備的「加碼」,現在與2010年相比,數控操作人員減少超過三分之二,模具產能卻增加了2倍多,實現了工廠加工的高效化。
知名汽車媒體《有車以後》實測數據顯示,由館林模具工廠參與車身外覆蓋件模具研發製造的全新一代唐車身平均間隙為3.5mm,間隙差值為1.5mm,其間隙差值優於奧迪Q5L(間隙差值2.0mm)和奔馳GLC(間隙差值2.5mm)等豪華品牌SUV。
「現在是電動車制定標準的時期,未來當你開始考慮電動車的時候,比亞迪就是一個參考系。」劉學亮發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