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周記】全球央媽放水 人行何去何從?

2019-07-22
来源:香港商報

   在全球經濟前景不明、下行壓力加大情況下,各國央行貨幣政策紛紛向「鴿」派靠攏。周五(7月26日),美國將公布第二季度GDP數據,美國經濟是強勁還是疲軟,到時將見分曉。但未及數據公布,美聯儲已迫不及待釋放連番降息信號。上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威廉姆斯和美聯儲第二大政策制定者理查德?克拉里先後表示,降息勿需等待數據的轉變,美聯儲或先發制人。

  也有央行搶先起跑,上周四一日之內已有4家央行宣布降息。韓國央行將基準利率降低25個基點至1.5%,印尼央行將7天期回購利率降低25個基點至5.75%,烏克蘭央行宣布將主要利率下調至17%,南非央行將關鍵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6.50%。

  歐洲央行會否跟隨降息?本周四即將召開的歐洲央行利率會議後將見分曉。儘管目前歐洲央行利率已處於零水平,經濟學家預計歐洲央行可能將存款利率調降10個基點。

  降息是人行最後選項

  全球央媽開啟放水閥門,中國人行何去何從?

  不少觀點認為,美聯儲降息為中國貨幣政策提供了更多空間,市場亦不乏人行實施「超預期」刺激政策的期待。但筆者認為,眼下,人行沒有迫切的動機來放鬆利率。放鬆貨幣利率,一定是人行最後的政策選項。

  貨幣政策的調整源於經濟基本面的變化,人行貨幣政策會不會進一步放寬,要視乎下半年經濟運行的情況而定。

  從上周公布的第二季度中國經濟數據來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6.2%,低於第一季度6.3%的增長水平,雖然也是自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但消費的增長顯示了中國經濟的韌性所在。下半年,中國政府料將力保經濟在6%至6.5%全年增長目標區間運行,這對人行的貨幣政策帶來了挑戰。

  在中美貿易前景不甚明朗,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的背景下,穩增長、保就業仍是中央決策的重中之重,但所謂投鼠忌器,是不是要採用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實現上述目標,卻需慎之又慎。已然高企的企業和地方政府債務,正在既定節奏下有序降槓桿,此時如果貨幣走向全面寬鬆,勢必加劇債務和金融風險。這不僅與近期監管層收緊房地產企業融資的最新動向相矛盾,也與二季度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再次強調「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的政策基調相違背。

  當然,美聯儲降息可以減輕人民幣貶值壓力,也將會給中國貨幣當局帶來更多的行動空間。但中國金融體系的流動性並不缺乏,人行已通過中期借貸便利、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各種形式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前段時間銀行間隔夜市場利率低於1%就是極好的證明。難的是如何調動金融機構放貸的積極性,將貨幣之水引入對資金仍顯飢渴的實體層面。

  須財策與配套改革發力

  經濟學家李迅雷就表示,在中國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國不太可能還會採取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的直接手段來下調利率水平。而且,目前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水平只有1.5%,而美聯儲的聯邦基金利率還在2.35%-2.5%之間。他預料人行還是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中期借貸便利等工具,引導市場利率水平平緩下行。

  毫無疑問,面對中美貿易談判不明朗、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中國亟需釋放更多的增長空間。而這些空間的釋放,不僅僅在於貨幣政策,更在於積極財政政策的加持,以及配套制度改革來加以保障。我們看到,決策層落力推行的減稅降費措施已初見成效,中央也加大了對央企利潤的劃撥,來彌補減稅帶來的國庫收入下滑。

  而從長遠來看,釋放民間的經濟活力,需要切實落實市場配置資源的改革初衷,打破民營經濟增長的天花板、玻璃門,從制度上給予民營經濟生長的適宜環境和溫度,這是未來中國實現經濟穩增長的必然選擇,也是保就業的有力保障。

  香港商報記者李穎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