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鐘樓”:廣州的城市記憶

2019-08-15
来源:香港商報網
 
  “大鐘樓”在廣州近代建筑史上擁有許多之最:最早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建筑物之一;最早采用垂直電梯的辦公大樓之一;最早采用進口瓷片、馬賽克進行室內裝飾的建筑物之一;最早設立走火梯及逃生通道的辦公建筑之一,至今仍然滿足消防需要。
 
 
  “大鐘樓”建成于1916年,由海關總稅務司署工程處建筑師戴維德·迪克( David C. Dick)設計,體現新古典主義古羅馬式建筑風格。大樓坐北向南,共四層,連鐘樓總高31. 85 米,總建筑面積3292.72平方米,耗資21萬銀兩。巴洛克風格的鐘樓,放置大型四面機械時鐘,內有5 個大小不一的吊鐘,為1915年英國制造的全機械傳動式立鐘。百年鐘樓見證了中國海關從民國到新中國成立的發展歷程,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全國罕見的、保存完好的全機械傳動式立鐘
 
  “大鐘樓”以頂層的大鐘而聞名。鐘樓為穹隆頂,高13米,四面各砌雙柱塔司干雙柱。鐘樓建筑面積62平方米,分為兩層:下為鐘室,內有不同口徑的銅制吊鐘5座;上為鐘機房,四面各有直徑2.5米的外向圓鐘面,晝夜通明,可24小時奏樂報時,傳聲甚遠。大鐘為1915年由英國制造,至今已100年,是目前全國罕見的、保存完好的全機械傳動式立鐘。大鐘音樂采用了英國威斯敏斯特宮(Westminster Palace)報時鐘聲,所鳴鐘聲響徹四方,1公里范圍內均可聽到,曾作為往時廣州人的標準時間參考,也是很多廣州老街坊的城市記憶。
 
 
  從19世紀開始,海關按照天數計算船舶噸稅,過了凌晨零點就要加收1天的費用。由于世界各地船舶的時鐘存在誤差,因此海關樓設置鐘表統一報時,以為征收關稅提供標準依據。此外,海關樓多設于江海口岸,發光的鐘樓還能起到航標和燈塔的作用。
 
  廣州對外貿易發展的縮影
 
  海關是海上絲綢之路至關重要的一環,“大鐘樓”則是廣州對外貿易發展的一個縮影。在廣州設置對外貿易監督管理機構,最早可追溯至秦漢時期。“秦漢時代的海上絲綢之路,今人俱已掌握其所經路線,番禺(廣州)實為主要港都”(《五口通商變局》王爾敏著),當時的海外貿易事務由地方官員兼管。
 
  到唐代時期,海外貿易發展規模日益擴大,沿海出現一批對外交往貿易的重要港口城市,其中廣州是對外交往貿易的最大港口,商業繁榮,外商糜集。據記載,當時廣州約有25萬居民,其中有一萬多為外國人。唐開元二年(公元714年),唐玄宗委派右威衛中郎將、嶺南節度使周慶立兼任嶺南“市舶使”,以加強海外貿易監督管理 ,建立具有海關管理職能與管理外貿外事為一體的市舶管理體制,這是歷史上首次專設官員負責管理沿海對外貿易。整個唐代時期,只在廣州設立市舶機構,主要職責是對海外商舶、貨物進行檢查、登記、征收舶腳、收購買賣、接待番客和懲處逃避市舶管理的海外舶商。
 
  宋代開始,在各沿海口岸設立專職機構市舶司,建立比較完善的海外貿易監督管理機構和制度,其中廣州市舶司最為重要,專門管理南洋一帶海外貿易。明朝初期,設置浙江(寧波)、福建(泉州)、廣東(廣州)三市舶提舉司,主要負責朝貢事務、禁止私人出海貿易和對隨朝貢而來的海舶商貨入市貿易的管理等事務。
 
  明中葉以后,浙、閩二司廢置不定,“唯廣東比較穩定,且面向南海和印度洋諸國貿易,海外市場廣闊,無論規模、地位在國內都獨占鰲頭”(《明代海外貿易制度》李慶新著)。足以證明廣州市舶提舉司的重要地位。市舶制度起于廣州,終于廣州,前后延續900多年,廣州在市舶制度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始終處于重要的地位,為嶺南地區乃至全國海外貿易的穩定與發展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起,清政府先后設立閩海關、粵海關、江海關和浙海關,負責管理沿海貿易、稽征關稅和查緝走私等事務,其中以粵海關地位最為重要。粵海關處在中國融入世界海洋貿易體系尤其是與歐美西方國家貿易的最前沿,開放的口岸、配置的關吏,以及監管的業務量、征收的關稅等均遠遠超過其它的海關。
 
  1931年6月1日,粵海五十里外常關改轄于海關機構,稱分卡或分關,統歸粵海關稅務司署(簡稱粵海關)管理,至此原來由粵海關監督管理的常關退出歷史舞臺。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粵海關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順利完成了迎接解放,將關產和人員安全無損移交到人民手中,1950年1月31日,粵海關稅務司署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州海關”,直屬于中央人民政府海關總署。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