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網絡社交平台和媒體逐漸成為人們獲取、發布和溝通信息的重要媒介,可隨之帶來的假新聞、偏激仇恨言論等問題亦愈來愈嚴重,更甚至會造成嚴重社會後果,激發暴力犯罪等,今次反逃犯條例風波就是典型例子,網絡中種種虛假信息、煽動性和偏激言論正在撕裂傷害香港,港府和市民都必須對此高度重視,保持警惕!
歷時逾2月的反修例風波,Facebook、WhatsApp、連登、Twitter等社交平台和群組等,無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煽動作用,許多市民通過它們獲悉事件進展,但顯然,這些社交媒體和群組亦已成為散播虛假信息、乃至孕育仇恨言論和醞釀激進行為的溫床。網絡媒體讓每一個受眾都可以快速獲取、分享、發布信息,這樣的低門檻與虛擬性保證了言論表達自由權,但如果被濫用甚至被某些別有用心人利用,則會帶來巨大負面效果,特別是當社會正面臨重大政治運動事件時。信息發布門檻變低,導致許多未經證實的虛假新聞和煽動仇恨言論在網絡上廣泛流傳,這不僅會讓市民難以看到客觀、全面的報道與真相,更是會加速社會撕裂。
反修例遊行初始,網絡上許多關於香港警隊濫用武器的負面消息,被不斷轉發乃至渲染擴大,助長了整個社會的仇警情緒甚至仇恨政府情緒,刺激後續圍攻警總、政總、破壞立法會、襲擊警隊等連串暴力示威事件發生;而網絡平台雖然具有開放性及互享性,但已有許多研究發現,其亦更容易造成信息封閉性和偏激化,新媒體技術憑藉閱覽記錄和習慣會不斷給用戶推薦相類似觀點的文章,這造成許多市民可能每日都在接收所謂「黑警」、示威者被驅散、催淚彈等片面信息,卻看不到某些激進人士不斷挑釁、扔磚頭、縱火等暴力行徑。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猜疑、恐嚇、鼓吹暴力及傷害他人的言論正在網絡空間不斷發出、流傳,這會令社會氛圍及情緒更加緊張。近期網上充斥眾多關於間諜警察、假記者監視等恐慌誇張言論,導致逾1600名警員及家屬資料被外洩,而且接連發生內地旅客及記者被圍堵攻擊等惡劣違法暴力事件,亦多多少少與此有關。
全社會都不能再忽視網絡仇恨謊言及煽動言論等對香港的侵蝕和傷害,要對話結束風波,首先就要讓客觀、全面、冷靜理性的信息和聲音被大眾聽到。網絡媒體中,並非每個參與者都具辨別信息真偽和核查事實的能力,某些人甚至會故意利用匿名性散播煽動言論,市民需要看清網上關於示威運動信息及新聞的真實性,善於辨別,獨立思考,切勿被偏激言論所誤導,更不應轉發散播帶有仇恨意味的言論信息,要盡可能多看不同立場專業媒體的報道,認清真相,明辨是非;而港府正展現誠意,搭建對話平台,此際更須拓寬溝通途徑,宜多採用社交媒體和網絡平台發布政策信息,及時回應質疑消除疑慮和恐慌。網上多了真實、理智及優質信息,有助社會溝通;反之仇恨虛假偏激的言論只會令社會更撕裂對立,助長暴力。香港今次所受的教訓和傷害不可謂不深矣!
香港商報評論員 趙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