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把财政政策与货币金融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金融部门继续做好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相关工作。”8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第七次会议再一次强调,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此外,相较于金融委第六次会议提出的“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此次会议相关表述变为“加大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
中国民生银行(5.890, 0.01, 0.17%)研究院宏观分析师王静文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较于此前的“适时适度”,此次会议对于逆周期调节的表述释放出政策重心更倾向于稳增长的信号。在这种基调下,要加大各个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其中,地方债相关工作是发力重点。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加强协调配合
随着逆周期调节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已成常态。
去年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拳”,在支持民营小微企业方面发挥了促进融资成本“量增价降”的积极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总量方面保持合理充裕,在结构方面持续向民营小微企业等倾斜;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三支箭”政策组合,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等。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落实落细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的基础上,通过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收入免征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撬动更多市场化资金输血重大基建项目,成为当前“稳投资”的着力点,这也是宏观政策加强配合的又一领域。华融证券分析师郝大明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当前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主要体现在金融部门继续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相关工作。
金融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已有政策部署。今年6月份发布的《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允许将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积极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配套融资支持。有机构预测,这一专项债新规有望撬动基建投资6000亿元,拉动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
时隔两个多月,各地方政府的债(专项债)贷(贷款)组合密集发行。不过,专项债要作为重大项目资本金,项目必须符合《通知》规定的三个条件,这导致各地将专项债用于资本金的项目不多。目前,内蒙古、山东发行了两单专项债,其中七个项目将专项债用作资本金,比例较为灵活,从5%到63%不等,项目涉及高铁、机场建设。
另外,王静文表示,今年专项债如果要动用往年的剩余额度发行还需要金融部门的进一步支持。一直以来,金融部门都是购买地方债的主力。人民银行采取的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允许地方债质押等举措,也有利于地方债顺利发行。
限额内专项债发力空间有限
面对稳增长压力,专家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再发力。在财政政策中,地方债是提振基建投资,进而提振经济的有效工具。
“财政转向积极,专项债是抓手。”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在治理隐性债务的大框架下,专项债作为项目资本金补充是较为可行的方式。
据中诚信国际统计,1至7月份,我国地方债新发规模已完成全年新增债务限额的83%。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额占新增专项债总限额的78.43%;新增一般债占新增一般债总限额的93.21%。据统计,辽宁、四川、江西等15个地区的地方债全年新增限额已用完;广东、四川、浙江等17个地区的全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也已用完。王静文表示,从目前发行进度来看,9月底前可以如期完成全年新增债券发行目标,后续地方债发力空间有限,有可能会动用往年的剩余额度。
此前,市场有“专项债额度扩容,动用往年剩余额度”的声音。此次会议强调,金融部门继续做好支持专项债发行相关工作,增加了市场对于鼓励部分地方政府使用往年存量额度继续发行专项债的预期。从总量来看,截至去年底,地方政府专项债的限额和余额之间有1.2万亿元的发行空间可以利用。
不过,郝大明表示,即使今年会额外加大专项债额度,利用去年未用完的额度,也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审批,因此存在一定时滞。“如果目前已经审批完毕,可以接续发行,当然是能见效的;如果时间再晚些,比如到10月份发行,年内就难以见效了。”郝大明表示。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此前也强调,不宜过度期待年内专项债额外发力空间,相机抉择之下即便有,本质上也是对冲。
此外,王静文表示,从支出角度来看,财政政策还有发力空间。截至7月底,财政支出的累计同比增速为9.9%,已降至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序时进度慢于去年同期,也低于全年预算值12.1%,预计三四季度财政支出力度可能会明显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