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70华诞·外交篇】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2019-09-10
来源:香港商报

 

  獨立自主、天下為公、公平正義、互利共贏、服務發展、外交為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時,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今年3月8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用24個字對新中國70年外交做出了系統性總結。新中國的70年外交不但是一個開拓進取、攻堅克難的奮鬥過程,也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歷史征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香港商報記者 魏煒婷

  70年外交成就

  歸功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

  王毅表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堅強正確領導下,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砥礪前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而這「首先歸功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中國外交最根本的政治保障」。王毅說,70年來,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不斷豐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交理論體系,形成了中國外交一系列優良傳統和鮮明特色。具體而言,可從獨立自主、天下為公、公平正義、互利共贏、服務發展、外交為民六個方面來歸納總結70年來的中國外交。

  1971 年10 月,第26 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獨立自主係基石 公平正義係堅守

  獨立自主是中國外交的基石。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外交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中國不僅珍惜和維護自身的獨立自主地位,也支持其他國家尋求獨立自主,主張各國之間應該互不干涉內政。天下為公是中國外交的胸懷。中國推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理念,隨着中國實力的不斷增強,中國也更加有能力和意願來承擔國際責任。目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成為中國外交的重要目標。公平正義是中國外交的堅守。公平正義是社會道德的底線,也成為中國外交砥礪前行的動力。顯然,目前國際社會的不公正、不合理的情況依然存在,國際社會的公平正義還有待中國和其他國家一同努力改善。

  互利共贏係追求 外交為民係宗旨

  根據「一國兩制」的戰略構想,中國於1997年和1999 年恢復對香港和澳門行使主權,維護了領土主權完整。

  互利共贏是中國外交的追求。國際社會的利益多元在所難免,國家之間的合作遵循何種準則至關重要。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緊扣和平與發展兩大時代主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大潮,充分運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中國不僅實現了自身的發展壯大,也惠及了其他國家和地區。服務發展是中國外交的使命。只有實現不斷發展,中國才有可能解決自身和世介面臨的諸多問題。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中國更要保持戰略定力,敢於應對挑戰,善於化危為機,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外交為民是中國外交的宗旨。為實現「外交為民」的宗旨,中國外交堅持預防和處置並重的原則,強化防範預警,着力加強機制建設、能力建設和外宣工作,不斷完善應急機制,有效維護了海外中國公民和機構安全的合法權益。

  習近平外交思想

  引領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2018年,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即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導地位,這是新中國外交理論建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成果,為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探索解決當今世界各種複雜問題指明了方向。

  經過長達15 年的努力,中國於2001 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改革開放注入活力。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係總目標

  習近平外交思想以「十個堅持」為總體框架和核心要義。一是堅持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為統領加強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這是做好對外工作的根本保證。二是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這是新時代賦予對外工作的歷史使命。三是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新時代對外工作的總目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各國齊心協力,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同時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共同走國與國交往的新路。

  四是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增強戰略自信。這是新時代對外工作必須遵循的根本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五是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這是中國今後相當長時期對外開放和對外合作的管總規劃,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實踐平台。六是堅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為基礎走和平發展道路。這是中國外交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原則。中國要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中國正逐步成為多邊外交機制的主動參與者、倡導者乃至主導者。圖為2016 年9 月8 日,李克強總理出席第11 屆東亞峰會。

  堅持以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為底線

  七是堅持以深化外交布局為依託打造全球夥伴關係。這是新時代中國外交的重要內涵。要以推進大國協調與合作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框架,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加強同周邊國家睦鄰友好關係,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增進與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八是堅持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這是新時代中國外交的重要努力方向。全球治理體系正處在深刻演變的重要階段,中國要積極參與並推動構建更加平衡、反映大多數國家意願和利益的全球治理體系。

  九是堅持以國家核心利益為底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這是對外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要不斷豐富和發展維護國家利益的方式手段,有效防範和化解各種風險挑戰,為改革發展和民族復興保駕護航。十是堅持以對外工作優良傳統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為方向塑造中國外交獨特風範。這是中國外交的精神標識。

  面對世界大變局

  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理念

  回顧新中國外交70年征程,可謂篳路藍縷。在經受各種風險考驗的同時,打贏了不少大仗硬仗,辦成了不少大事難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開創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目前,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外交也迎來大調整、大變革和大發展的重要階段。正如王毅所說,中國外交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將繼續堅持和平發展道路,踐行合作共贏理念,維護現有國際體系,承擔更多國際責任,既為實現民族復興創造更為有利的外部條件,又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習近平主席連續七次出席或主持G20峰會,充分體現出中國對G20合作和全球經濟治理的高度重視。圖為出席今年G20大阪峰會的各國領導人一起合影。

  改革開放前30年中國外交成就

  ●實現並鞏固國家獨立和外交自主。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的政策,徹底清除了西方列強在中國的各項特權,實現了真正獨立。隨後,中國提出「談判建交」的原則,到20世紀70年代末對外開放之際,中國已與超過110個國家建立了平等外交關係。

  ●維護了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新中國政府執行「一邊倒」政策,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基礎上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為反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對新政權的不承認、「遏制」和封鎖,在朝鮮半島、中南半島以及台灣海峽與美國的侵略政策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擊退了美國對中國的威脅。

  ●與多數鄰國解決了歷史遺留邊界問題。中國與14個國家接壤(蘇聯解體前為12個國家)。新中國確立以「安定四鄰,爭取國際形勢的和緩「為目的,以在「平等、互利、友好的基礎上加以解決」為原則,先後與緬甸、尼泊爾、阿富汗、蒙古、朝鮮等國家解決了邊界問題。

  ●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建立了深厚友誼。1955年在萬隆召開的第一次亞非會議上,周恩來總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政策,開啟了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關係的新歷程。在1971年第26屆聯大通過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第2758號決議中的76張贊同票中,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

  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外交成就

  ●進一步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改革開放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的論斷,確立了獨立自主「不結盟」的外交政策。面對冷戰結束的衝擊,中國堅定執行「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外交戰略,捍衛了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促進了國內穩定。

  ●為發展經濟創造良好外部環境。中國在同發達國家的關係中將政治上的友好互信同經濟上的合作交流結合起來,在與發展中國家的關係中堅持平等相待、共同發展。WTO成立後,中國堅持以發展中國家身份及權利和義務平衡的原則加入其中,並於2001年成為WTO的第143個成員國,為改革開放注入活力。

  ●開啟全面融入國際社會的進程。截至2008年,中國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簽署了300多項國際公約,參與了22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人員上萬人次,成為國際體系的重要成員和負責任大國,並逐步成為多邊外交機制的主動參與者、倡導者乃至主導者。

  ●形成全方位良好對外關係格局。在發展與西方發達國家關係過程中,中國秉持求同存異、堅持對話、不搞對抗的原則,妥善處理分歧和爭端,擴大利益匯合點。根據「平等互利、講求實效、形式多樣、共同發展」的原則,不斷拓寬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領域。截至2019年3月,全球已有178個國家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

  ●促進統一大業,維護領土主權完整。

  改革開放後,中國提出了「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戰略構想。中國在對外關係中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積極推動兩岸之間經濟、文化和民間交流,遏制「台獨」,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完整。1984年和1987年,中國政府分別與英國和葡萄牙籤署《聯合聲明》,並順利於1997年和1999年恢復對香港和澳門行使主權。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