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在亞洲排名第三。圖:星島
【香港商报网訊】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公布今年世界大學排名,本港六所大學名列世界五百強,香港大學上升一名,至全球35名,亞洲排名第三,僅次於清華大學及北京大學,但其餘上榜的科技大學、中文大學、城市大學、理工大學排名全線下跌,城大及理大更跌逾10名。該刊形容本港大學面臨嚴峻挑戰,尤其是政治前途及與內地關係,會令大學在投資及國際人才流動面臨風險。
最新公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榜,評估在教學、研究、引文、國際視野及行業收入的表現。本港今年有6间学校上榜,排名最高是全球排名35的港大,較去年上升1名,力壓英國的倫敦國王學院及日本的東京大學。然而,其餘上榜的大學排名均告下跌,科大下跌6名至47名,中大則下跌4名,與美國的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並列57名。
港大亞洲排名第三
城大與理大的排名跌幅最為嚴重,城大由去年110名,跌至今年126名,急跌16名;理大則由去年159名,下跌12名至171名。浸會大學排名則維持401至500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強調,今年排名未反映香港近日的社會爭議,但該刊編輯Ellie Bothwell回覆傳媒查詢表示,香港的大學院校面臨嚴峻挑戰,尤其面對不確定的政治前景及與中國內地的關係等,認為如要維持出色的大學排名,須讓大學不受干預。據了解,各上榜大學在收到有關排名結果時,亦有類似的注釋。
該刊亦指,香港的大學院校國際化程度得分很高,領先亞洲地區,在引用文獻影響力的分數亦較高,但在教學及科研環境方面,卻相對落後。至於全球排名方面,全球一哥由牛津大學連繼四年衞冕,加州理工學院則由去年第五名躍升至第二名,緊隨其後的依次為劍橋大學、史丹福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
社會紛爭對大學有影響
城大回應指,近日社會紛爭對本港的大學帶來影響,強調校方參考不同機構的排名榜,繼續力求完善,推動教研合一。科大指儘管本港近來接連發生示威活動,大學將不斷求進,視排名為參考。港大及中大均強調會繼續追求教學及研究卓越,提供優質教育。理大則指,評估大學並非單憑排名來衡量,強調會精益求精。
對於多所大學排名下跌,教育局指本港即使發生社會事件,仍是安全、開放、充滿活力的國際城市及教育樞紐,強調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社會期望各院校、教職員及學生保持卓越的學術及科研水平,不受外在因素影響。當局會適時向外地相關機構解釋本港情況,並推動大學國際化,提升高等教育質素。
受修例風波影響 城大近百海外生及專家放棄來港
城市大學。資料圖片
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示威行动持續三個月,開學後仍沒有退卻跡象,繼新加坡多所大學取消學生來港交流計劃後,城市大學證實已有近百名海外學生及專家,基於本港局勢發展,放棄來港升學或就業。香港大學、教育大學及科技大學均指有少數內地生,未有如期入學;理大亦有20名新加坡學生退出交流生計劃。
據傳媒報道,城大由副校長(學生事務)葉豪盛及副校長(行政)李惠光統領的緊急事故應變小組,日前發出校內通知,指近日校方收到不少海外學生及教職員查詢本港情況,證實已有近百名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以及數名海外專家,最後決定放棄來港升學或就業;小組呼籲校內師生繼續通力合作,共度時艱,但強調城大繼續如常運作,為全體學生提供安全、和睦的環境學習與發展。
教大及科大均證實有少數內地生,因個人理由或升學計劃有變等因素,未有如期入學,兩校分別取錄110名及190名內地生。取錄2300名非本地本科生的中文大學,則指決定不來港的人數與去年相若,強調經「全國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計畫」取錄的內地本科生,至今無人提出退學申請。
香港大學及理工大學均指,外地生取錄情況與去年相若,但理大證實約20名新加坡學生退出交流生計畫。浸會大學則指,正密切留意近期社會狀況對大學運作的影響,國際教研合作和交流活動會按計畫進行,不受短期因素影響。有不願具名的本地學者指,暫時未察覺近期的社會爭議,對海外學生及學者來港有明顯影響,認為社會爭議屬短期因素,關鍵是本地科研投放不足,吸引不到海外人才,尤其近年中國內地城市積極吸納科研人才,鄰近本港的深圳,推出名為「孔雀計劃」的「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在境外知名大學獲博士學位,便獲逾百萬人民幣的現金獎勵、租房津貼等。
另一位學者相信,除了內地外,海外生及學者若因本港近期事件決定不來港,最後或轉投國際化較高的新加坡、日本等地,作為香港以外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