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顶着烈日自發到觀塘清潔「連儂牆」,並自備工具,行動井然有序。
【香港商報网訊】记者林骏强、蔡启文、罗璇报道摄影:自6月以來,亂港暴徒在全港多處街頭設立所謂「連儂牆」,尤其是每次暴亂過後,街道、牆壁等均會留下大量垃圾及標語,不僅為社區的環境衛生帶來隱憂,更頻繁引發市民爭端。
市民自發到觀塘清潔「連儂牆」
早前因被極端暴力示威者破壞的港鐵觀塘站,今日重新開放。而今早有大概30名市民,自發到觀塘港鐵站外清潔「連儂牆」。他們自備清潔工具,清走公布版、燈柱等位置的紙張;又自備垃圾袋盛載垃圾,行動井然有序。
清洁现场
參加者當中,年齡亦遍及不同階層,是老中青皆有。他們的清潔行動十分和平,並沒有發生不愉快事件。即使沿路有市民圍觀,亦沒有發生進一步的衝突,行動的整體氣氛十分和諧。
參加者郭先生(藍衣者)自發參加清潔行動。
參加者都希望香港可以重回正軌。其中郭先生表示,早前都曾參加過清潔香港的行動,適逢得悉觀塘仍然有污损的位置,因此自發參加清潔行動,希望盡一分力。他說反修例示威已維持超過100天,暴力行動對市民造成很大的影響。他期望香港可以重回正軌,經濟得以回復過來,特區政府亦應聚焦民生事務。
參加者昌哥希望施政報告可解決民生問題。
另一參加者昌哥則說,對於香港發生如此亂狀覺得感慨。他說連串暴力示威對小市民的影響巨大,如激進示威者破壞港鐵站而導致不少港鐵站封站,就十分影響市民的出入。他希望香港能重新關注經濟民生問題,冀望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新一份《施政報告》,可以解決經濟民生困難,令本港重新出發。
清洁现场
另外,还有市民上午自發來到大窩口地鐵站一帶的行人天橋,清理橋上的所謂「連儂牆」。眾人攜同清潔用具,合力撕走大部分亂貼的單張,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恢復香港往昔的面貌。
市民自發清理「連儂牆」。(大公文匯全媒體)
參與活動的張小姐說,自己一早就想出來清理,多虧這次活動凝聚一眾愛港市民,能夠為香港出一份力。她批評,所謂「連儂牆」內容顛倒是非,荼毒普通群眾,擔心長久下去,經過這裏的人會受到影響,因此清潔活動是「必須要做的事」。張小姐表示,自己這樣的愛港市民不會使用暴力,只有用和平、理性的方式才能維持香港的繁榮穩定。
參與活動的當區居民李先生認為,香港的現狀令人十分痛心,斥責暴徒令香港變得「烏煙瘴氣」。他說,作為市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幫助清走具有誤導性的單張,參加清潔活動雖然只是「小行動」,但卻是「正確的事,好的事」。他希望,年輕人要懂得反省,不要一錯再錯,大家要珍惜香港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
九龍灣街坊自發清牆
圖:市民自發聚集在連接九龍灣港鐵站的人行天橋上,清理貼滿宣傳海報的所謂「連儂牆」。大公文匯全媒體
爬上高高的欄杆冒險撕紙、跪在骯髒的地上颳起紙屑、奮力跳起扯下標語……昨日上午,約20名市民自發聚集在連接香港九龍灣港鐵站的一道人行天橋上,手執刮刀和垃圾袋,清理橋上長約80米、貼滿宣傳海報的所謂「連儂牆」。有市民表示,牆上寫有大量侮辱國家、抹黑香港警察的言論,令社區變得烏煙瘴氣,希望大家攜手守護家園,「珍惜香港這個家!」
「『連儂牆』上寫滿侮辱國家、抹黑警察的話,更有人惡毒攻擊幫助街坊的議員、煽動仇警殺警,實在太恐怖了!」牛頭角老街坊許先生表示,自己的家園本來是個健康、有人情味的社區,但現在到處都受到破壞,所有街坊都感到十分心痛。令他更痛心和憤慨的是,青少年捲入暴力示威,甚至充當起「暴力先鋒」,背後則是由別有用心之人煽動蠱惑推波助瀾,「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不要出賣國家、出賣民族!」
在天橋上,縱然偶有個別激進搞事者上前言語挑釁,但這群清理者仍然沉默應對,無畏無懼。他們一邊清潔、一邊口喊「清潔香港,人人有責」。不少路過的街坊為他們豎起大拇指,更有居民送上瓶裝水解渴。
在橋上爬高爬低撕走宣傳紙的王先生,汗流浹背。已多次自發清理多區「連儂牆」的他認為,這些「連儂牆」鋪滿紙條、海報,本來已十分影響市容,更嚴重的是不少信息帶威嚇性、提到分離主義,會給訪港旅客尤其是內地遊客留下壞印象,「絕大多數香港人想念原來乾淨、有秩序的香港」。
「我們要一起愛護、珍惜香港這個家!」發起這場清理行動的郭先生解釋,天橋上有不少風扇、電箱,附近鐵路高架橋上又有高壓電纜,擔心天氣開始風高物燥,「連儂牆」的大量紙張會帶來較大安全隱患,所以希望集結一群志同道合者,齊齊改善社區環境,消除安全隱患。
大約一小時後,便利貼與宣傳海報統統都被撕走、刮走了,離開這區「連儂牆」前,郭先生大大嘆了一口氣。他希望,青年人不要繼續「打爛」香港,應把創意思維用於正途,保護香港,讓上一代能放心把香港的未來交給他們。
壁畫覆蓋暴徒塗鴉 藝術為「受傷」城市化解戾氣
圖:藝術的方式,為這個「受傷」的城市添上姿彩,用美麗去化解社會戾氣
自6月以來,暴徒大肆破壞設施,隨處「塗鴉」,滿目瘡痍,而在紅磡天橋下卻有令人動容的一幅畫面。一位帶着小孩的外籍女士用彩筆把噴上黑漆的激進帶咒罵的塗鴉改成美麗的圖畫,用藝術的方式,為這個「受傷」的城市添上姿彩,用美麗去化解社會戾氣。有市民表示,「真善美始終可以戰勝醜陋,展露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