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泳梁作品《江山小景》,以宋代畫家李唐的《江山小景圖》為藍本.。
撰文:Janice
當代藝術
不少讀者或會覺得傳統藝術曲高和寡,特別是拍賣市場中高昂的藝術品,更是讓人望而卻步。藝術家楊泳梁的作品以另一種姿態詮釋了傳統國畫的山水,現正舉辦的展覽「水圖」展示楊泳梁以融合傳統藝術和數碼技術的方式呈現山水面貌的作品,展品不乏重構大師之作的新品,引領參觀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理解傳統山水的內核,一改藝術品深奧難明的印象。
年近40歲的楊泳梁其作品曾在俄羅斯莫斯科雙年展、中國北京UCCA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等展出,亦被眾多藝術機構收藏,如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等。他的作品特別之處在於不同於傳統國畫山水,而又融合傳統文化精神。楊泳梁主要使用攝影或視頻的形式創作,會有這個想法,是因為他自小學習傳統水墨畫及書法訓練,讓他懂得欣賞古代山水,而大學時主修視覺傳達,經常接觸攝影,讓他以多媒體作為自己手中的「畫筆」,將一幅幅山水呈現觀者眼前。
現代科技呈現山水氣韻
楊泳梁 VR 作品《九龍圖》的截圖。
是次展覽分三部分,展示了楊泳梁約15件新作,包括一系列數字圖像燈箱作品、視頻創作《水圖》及VR(虛擬實境)作品《九龍圖》,作品均以大師之作作為藍本。如燈箱作品《早春圖》以北宋宮廷畫家郭熙的同名作品為藍圖,郭熙的《早春圖》以全景式構圖表現初春時的山中景象,楊泳梁不但以同樣構圖創作,還展現象徵「春」的山間霧氣、山峰的氣勢雄偉、泉水潺潺而下、林木姿態各異的景象,種種細節讓人覺得這恍如是一幅傳統水墨山水畫。然而,作品中的山、水、樹木等都是藝術家拍攝於現實生活的素材,並花費大量時間用電腦創作而成,他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說:「我想用現代的技術去呈現古代山水,讓這類藝術題材變得更易解讀。」因此,楊泳梁的作品更多是關注自然保護、環境污染、城市化速度過快等社會問題,在展品《江山小景》中,山巒起伏的景色暗藏礦區、廢置房屋,無一不在顯示人類的破壞以及開採。
置身山水畫中
楊泳梁表示,選擇古代畫家作品作為藍本是出於本人對作品的喜愛,以及畫作的氣韻生動。 (Janice 攝)
「散點透視法」是國畫創作特點,如《清明上河圖》正是用「散點透視法」才能一次過描繪各種人物、街道、橋樑等,「我初次接觸VR就覺得非常有意思,同時又覺得『散點透視法』與VR相似,能看盡畫中世界。」楊泳梁萌生使用VR去看古代大師眼中的山水之念頭,繼而創作出受南宋畫家陳容啟發的《九龍圖》,這是其第二件VR作品,曾在「2019年戛納電影節」亮相。畫廊內配備特殊龍椅和VR眼鏡,筆者戴上眼鏡後,「坐」於龍背從雲層之上飛到海洋之下,穿梭於群山之中,其他龍則張牙舞爪、散發??人的氣勢。長達10分鐘的影片由「旋轉珍珠的誘惑」開始,九條龍在充滿東方風格的背景中追逐珍珠,故事的結尾代表藝術家對象徵?中國文化的「龍」於歲月長河中稍縱即逝表示憂慮,從這件VR作品中體現了楊泳梁如何為山水畫提出另類的解讀方式。
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2020年1月12日
時間:星期二至日上午11時至晚上7時
地點: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 H Queen's 8樓白石畫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