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萧然
【风雨如磐四十年,将士拓荒笑开颜。梧桐山下书锦绣,深圳湾畔花娇艳。初心浇灌擎天柱,使命塑造美家园。大鹏腾飞威名在,壮志凌云照肝胆。】 ——题记
深圳四十年的辉煌历程,深圳四十年的创造发展,深圳四十年的伟大成就,深圳四十年的巨大变化,名扬天下,世人瞩目。
而今迈步从头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历史重任,给予这座现代化的城市新的机遇和挑战。
回想深圳从当初的小渔村,历经四十年的艰苦奋斗,一代又一代肩负改革开放重任,以前所未有的敢闯精神,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成就了拓荒者的梦想,拓荒牛精神在建设深圳的过程中成熟发展。
用勤劳的双手建造高楼大厦,以坚实的脚步丈量前进的路程,靠智慧的头脑构建壮丽的憧憬!我们走在社会主义的大路上,深圳以神奇速度耸立在南中国的大地上。作为建设者,我们感到自豪。作为创造者,我们为之骄傲。作为亲历者,我们感到无比的光荣。
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活动中,深刻领会这一思想要义,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深圳建设发展四十年所取得的成就,正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创举。
在深圳这片热土上,从1979年拉开建设序幕,党中央的决策就是要把深圳作为窗口,作为试验区,在深圳特区这个地方能够大胆地改革开放。建设深圳特区,需要一批勇于开拓的建设队伍,基建工程兵先头部队顺应历史的选择,于1979年下半年,奉命成为先遣部队的2000多名官兵,南下深圳,投身开发深圳建设的热潮。
基建工程兵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建立的,是一支“劳武结合,能攻能战,以工为主”的新型兵种,用军队的组织形式搞建设,是我党我军的创举。这支部队是在我国一个特殊时期成立的,为国家的大型基本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需要,一个新的建设高潮迅速形成,基本建设工程兵是百万裁军的一部分,这支部队是技术兵种,技术力量雄厚,装备先进,施工经验丰富,改编成国家施工队伍大有用武之地。
1979年下半年到1980年上半年,基建工程兵2000多名官兵最为先遣队进入深圳,展示了这支队伍在社工建设中的能力和水平,发扬人民军队雷厉风行、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顽强作风,出色地完成进入深圳开创新天地漂亮仗。
想想当年华强电子公司于1980年初建设两栋5000平米厂房和两栋2000平方米宿舍楼,工期100天的硬性任务,指战员凭着科学实干的劲头,“奋战100天,优质高效做贡献”,提前完成任务,受到华强公司和日本专家的高度赞扬,受到兵种和指挥所的嘉奖。
万丈高楼平地起,20层大厦在深圳建设真是第一回。敢为天下先,敢于挑战极限,这是先遣部队进入深圳之后,在深圳担负建设第一座20层高的电子大厦。这是电子工业部在深圳设厂专门建造一座专门办公大楼。
马成礼副参谋长带领相关技术人员,主动登门拜访,向建设方介绍基建工程兵技术力量和施工水平,彼此交流,建立互信,签订合同,说干就干。电子大厦除地下工程地面之上20层,总建筑面积为15300多平方米,总投资1300多万元,平均每平方米造价大约850元(这在当时成本算比较高的),工期15个月。部队接到任务之后,调集精兵强将,有效组织施工力量,从指挥所到担负施工的连队,十几位干部带领指战员吃住在工地,克服施工中的种种困难,合理的编排倒班,争分夺秒的完成建安工作进度,保证安全质量,对于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从机械设备到技术要求,不同于其他的工业厂房,对于垂直度和下沉比的指标都很严格,任务到手,时间紧迫,总部做后盾,全力支持。研究学习,拜访求教,科学施工,精心安排,苦干实干,白天黑夜连轴转,最终提前一个月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这一仗打得真漂亮,为部队赢得了荣誉,受到市委市政的高度肯定。
20层的电子大厦傲然耸立于深南大道旁,成为具有地标式的高层建筑,这是基建工程兵先遣部队向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交出的一份优质完美的答卷,电子大厦成为深圳第一栋高层建筑。
在进驻深圳之后相继完成的市委市政府大楼、友谊商店、泮溪酒店等建设任务以及文锦渡停车场、火车站广场、深圳剧院,新园路排洪沟,抢险救灾等任务中一次次经受住了考验,以速度快,质量好,得到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极大关心和爱护。
《升》第十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牌奖(1984)。周顺斌摄影
基建工程兵先遣部队的突出表现,赢得市委市政府的信任。1980年,深圳成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大规模的建设需要大批建设队伍,市委市政为此专门向广东省委省政府和中央请求派2万基建工程兵部队集体转业到深圳,改编为深圳市属施工企业。中央批准了深圳市的请求。为此国务院、中央军委专门下发了[1982]30号文件,基建工程兵总部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要求,积极组织落实,调集2万基建工程兵部队到深圳,深圳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2万基建工程兵进驻深圳,解决部队到达之后的实际困难,部队进入深圳马上就突入到施工中,为正式集体转业,已正式成为深圳特区自己的建设施工单位。
每当我们讲述基建工程兵建设深圳的故事,无法绕开先遣部队和负责先遣部队全面工作的重要角色,他就是——马成礼,这位1966年8月进入基建工程兵冶金部第1支队5大队的技术员、工程师、主任工程师、作训科副科长,中共党员,在1979年下半年,跟随基建工程兵40人小组,在深圳历经半个月完成考察任务后,被指定他为基建工程兵1支队驻深圳先遣部队负责全面工作。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临时受命,担当重任,这就是军人的秉性。
作为这支部队指挥所总负责人马成礼副参谋长,带领先遣部队进入深圳,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按照市委市政的要求安置部队营房建设,生活安排,面对极其简陋的生活环境,快速的安营扎寨,出色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给先遣部队下达的建设任务。再后来主持53层国贸大厦的建设中,与施工单位密切合作,创造了神奇的深圳速度,被传为佳话。
1981年深圳火车北站工程兵挥师南下深圳,参加特区开发建设。周顺斌摄影
1982年下半年到1983年上半年那段时间,我们始终牢记着,数百趟军列满载基建工程兵指战员和施工设备南下深圳,在北方出发时还是寒冬漫天飞雪,来到深圳马上感受到春暖花开的景象。当时位于笋岗的深圳北站,军列到达深圳的目的地,官兵们从北站踏入深圳,开始深圳特区开发建设的火热新生活。
我们难以忘记部队进入深圳的那些日子,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大部队抵达深圳。一切从零开始,白沙岭(指战员最为熟悉的“零点八驻地”)当年是部队最为集中的营区,在一片空旷的丘陵荒地上,一排排竹棚军营突然之间建成,基建工程兵干部战士在这里开始了建设深圳的新生活。后来陆续扩展到笔架山下、梅林山下、竹子林、蔡屋围等地方都有竹棚军营。那时候的竹棚军营,哪里需要在哪里搭,搭棚队搭建竹棚的速度真是令人吃惊,竹竿做骨架,竹笆子做墙体,牛毛毡做屋顶,战士们戏称“竹叶宾馆”。好在深圳的冬天不太冷,只是漫长的夏天比较难熬,生活区域没有水,每个连队搭建一个水房,把水车送来的水储存在水池中,实行定量供水,仅满足做饭和开水供应,其他生活用水只能是池塘雨水或者沟渠的水了。
军人从来不惧怕困难,军人从来不会向困难低头,台风摧不垮战士的钢铁意志,烈火烧不尽战士冲锋的顽强斗志。这些困难难以阻挡基建工程兵指战员在开垦深圳的步伐。服从命令,脱下军装,扎根深圳,奉献青春。2万官兵于1983年9月15日奉命集体转业深圳,成为深圳这座城市基本建设的骨干力量,承担起建设深圳的艰巨任务,在这块热土上挥洒血汗,创造奇迹。
两万官兵集体转业深圳,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变,原来的部队机关变成了深圳市建设集团公司,所属各团改编为第一、二、三、四、五建筑公司、市政公司、机电设备安装公司以及后来的地质勘探公司、职工医院。军政干部变为总经理(经理)、书记等地方建筑企业的建制,各级领导带领部队转变观念,在新的形势下开拓前进,不愧为部队的优秀领到干部,是我党的优秀人才。部队在转业之后,不仅在企业内部加大力度培养人才,还先后向全市各条战线输送8000多名干部,是对特区建设的重大贡献。
集体转业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改变。但是,不变的是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继续保持着基建工程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以特区主人翁的姿态,在建设岗位上发挥重大作用。
从部队改编为地方施工队伍,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如何应对新形势?如何改变以往的观念,有一个痛苦的应对和适应过程。接受严峻考验就是建筑市场的竞争,市场的运作规律。市场大潮猛烈冲击传统经营模式,在艰难抉择时刻,集体转业后的施工企业,面临“找米下锅”的困境,干部职工吃过不少苦头,那种痛苦无法忘记。经验和教训都是财富,也是激励斗志的动力,只要下定决心,向市场学习,向市场挑战,利用自身的优势,大胆进军房地产开发,建筑装饰等新行业,拼出一方新天地,逐步摆脱困境,步入黄金发展期,迈出坚实的前进步伐。
创造优质高品质的样板工程,建设在市场上中敢于拼搏的优秀企业,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一大批优秀企业先后获得建设部“全国先进施工企业”的光荣称号。以及全国、省市多种优秀企业和优质工程奖项,在深圳建筑行业成为标杆企业,既完成好市内的高层建筑、公路桥梁建设任务,又能够走出去,创造具有深圳品牌的高质量的建筑作品。
培育优秀企业成功上市:深振业、深长城、深天地、深天健等,他们在不断发展壮大,这些优秀的企业始终保持和发扬基建工程兵奋斗和奉献精神。从艰难创业到不断攀升的道路上,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加强自身的管控能力,探索学习发展变化的形势,明确努力的方向,不断继续努力创造。在企业素质,组织指挥,经济效益,安全质量,成本利润等方面科学管理,更加有效地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我们的队伍集体转业深圳,扎根深圳建设,转眼之间走过四十年的历程,我们参与创造深圳发展的速度,我们亲眼目睹深圳的巨大变化,城市的道路,城市的高楼大厦,城市的园林绿化,城市的车水马龙,在每一条道路上都有我们曾经创造的业绩,在诸多的高楼上有我们的印记!
作为深圳特区贡献者有理由骄傲,建设者有资格感到自豪。建设集团曾经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党组织”、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模范集体”、被深圳市企业评介协会评为“最大市属盈利企业第一名”。
在前进的道路上,保持军队的光荣传统,发扬敢于拼搏,敢于创造的精神,我们的队伍在蓬勃发展,我们的老兵们在不断地探索,争做新时代最美退役军人,在各行各业涌现出大批的劳动模范和改革创新的先进人物。任正非带领华为公司所创造的“华为企业”和现代科技事业令世界惊叹!梁光伟带领华强集团创造的成果令人喜悦。张宝原建设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曾经获得广东省和全国“劳动模范”;李新芳原建设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曾获得建设部“劳动模范”;张淑运原建设控股公司工会主席曾获得建设部“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孙建华雷锋式的好战士在部队先后荣立七次三等功,被基建工程兵政治部授予“雷锋式的好战士”称号,2次获得深圳市和广东省“劳动模范”,先后两次被评为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被广东省评为“职工先进生产者”;田正宏“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曾经被基建工程兵政治部授予“雷锋式好战士”,被共青团中央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张利生曾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任文庭曾被建设部评为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
一串串先进模范人物名单,一张张荣誉证书,一块块闪光的奖牌,正是在特区建设发展历史记录的创造。这里只是摘录了功劳簿上其中一部分作为代表,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基建工程兵从兵到工,从军队序列走向建设施工队伍,始终保持了大熔炉、大学校锻造出来的优良传统,培养人才,锻炼队伍,在建设特区的道路上攀登高峰,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