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張麗娟報道:由銀保監會牽頭研究制定的《關於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將於近期印發。《意見》提出積極發展多樣化的商業養老年金保險、個人賬戶式商業養老保險、加快推進保險市場對外開放等多項政策舉措。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並表示,正研究論證在大灣區之內九個地市設立保險服務中心,以及加大粵港澳大灣區內銀行保險各種資質相互認可。
國務院常務會議12月30日審議通過《關於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黃洪昨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意見》從五方面提出了促進社會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多項政策舉措。一是鼓勵保險機構提供醫療、疾病、照護、生育等綜合保障服務。力爭到2025年,健康險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元。支持商業保險機構參與醫保服務和醫保控費,完善大病保險運行監管機制等。
二是積極發展多樣化的商業養老年金保險、個人賬戶式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有助於實現養老金融產品年金化領取的保險產品。完善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政策。拓寬商業養老保險資金運用范圍,實現長期保值增值。力爭到2025年,為參保人積累6萬億元養老保險責任准備金。探索滿足60歲及以上老年人保險需求,優化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支持政策等。
三是大力發展教育、育幼、家政、文化、旅遊、體育等領域商業保險,積極開發專屬保險產品。有序發展面向農村居民、城鎮低收入人群、殘疾人的普惠保險,創新開發符合初創企業、科創企業、新業態從業人員保障需求的保險產品和業務。四是支持保險資金投資健康、養老等社會服務領域。五是大力提升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和服務質量。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適度提高定期壽險產品定價利率。加快推進保險市場對外開放等。
將加大粵港澳大灣區內銀行保險各種資質相互認可
銀保監近兩年加大了保險業的對外開放,包括放寬外資機構在總資產、經營年限、股東資質等方面的限制等。今年1月1日起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限制亦正式取消,將有力吸引外資險企在中國設立公司。銀保監人身保險監管部負責人劉宏健表示,目前已允許有這方面需求、做好准備的公司提交一些行政審批申請,但由於該政策剛剛落地實行,目前為止尚未接到具體外資或港資險企的申請。她介紹,2019年至今已有兩家外資保險機構在籌建,分別是恒安標准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和招商信諾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同時還有5家外資保險機構開業,分別是工銀安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交銀康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安聯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中信保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大韓再保險有限公司。她表示,外資保險公司在產品開發、資金運用、風險管理等方面,應該能夠引進一些先進的理念和經營技術,能夠為國內保險市場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在粵港澳大灣區內,銀保監會成立了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工作領導小組,將組織指導銀行保險業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優質的銀行保險服務。黃洪同時介紹,將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銀行保險發展實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創新,比如香港和澳門多次提出要在大灣區內廣東9個城市設立保險服務中心等,目前都在認真研究論證中,相信不久將推出。此外,將加大粵港澳大灣區銀行保險各種資質認證,加強粵港澳大灣區人員的往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