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事件致焦慮症患者增多

2020-01-04
来源:香港商报

 

  吳文建(中)表示,調查顯示從事傳媒或物業管理等工作的人,患上精神健康問題比其他群體多。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萬家成報道:社會局勢動蕩不安,容易影響市民精神健康。香港精神科醫學院昨稱在過去5個月推出情緒支援及治療計劃,發現近半求助者被診斷患上焦慮症,年紀最小的確診者只有7歲,是警務人員的家屬,經學校社工轉介治療後,被診斷患上創傷後遺症。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自去年8月起,推出「Care4ALL 香港精神-同舟共行計劃」志願診症服務計劃,過去5個月共收到192宗求助個案,當中有80人接受精神健康評估後,需作出跟進與治療。

  最細7歲為警務人員家屬

  80名合資格接受資助、精神健康評估與治療的求助者中,年齡介乎7至73歲,平均年齡為33歲。當中有49%被初步診斷出現焦慮症徵狀;40%有抑鬱徵狀;另11%有創傷後遺症徵狀。其中一名7歲求助者為警察的兒子,他在社工轉介下接受精神科醫生跟進,初步診斷出現情緒低落、創傷後遺症的病徵。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陳國齡醫生說,兒童及青少年患上抑鬱或焦慮症的原因包括被欺凌或目擊不安事件,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小朋友有情緒行為問題,情況持續多於兩星期的話,就應該向精神科醫生求助。

  記者物管群組精神壓力較大

  此外,學院過去3個月一項有關社會動蕩對精神健康的問卷調查,共784人受訪,包括記者及物業管理員的特別群組人士、老師和社工等把關者、中學生家長、社會大眾等。發現近九成受訪者的發病原因都是與近期社會事件有關,大部分都是透過新聞片段或社交媒體而接觸到不安事件,差不多所有受訪者都表示,社交或工作生活受到影響,反映連串的社會事件對絕大部分市民的精神健康都有影響。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長吳文建表示,調查又顯示從事傳媒或物業管理等工作關係而接觸社會事件的人,患上精神健康問題明顯比其他群體多,近三成屬於有關群組的人,被診斷患上抑鬱或焦慮症狀。另外,個人月入少於9000元或19歲以下的青少年,是另一個受嚴重影響的群組,約三分二出現抑鬱症狀,遠高於其他年齡層。吳文建期望政府對上述群組人士增撥資源,支援精神健康的教育和治療。

[责任编辑:郭玉桔]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