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智能手表及香港市場影響,瑞士鐘表出口創新低

2020-01-07
來源:澎湃新聞

  12月20日,瑞士鐘表協會發布消息稱,2019年1月-11月瑞士手表的出口量同比減少13%,降至約1890萬只。上一次這麼“蕭條”還要追溯到1984年,當時的數字是1780萬只,正逢石英技術以及塑料手表給鐘表業带來的激烈競爭。

  

  過去11個月,瑞士腕表出口額持續走低。

  瑞士鐘表協會方面表示,由于前往中國香港地區旅游的游客減少,導致這個曾經亞洲最大的出口品市場業績下滑。過去的11月對香港出口額同比減少27%,連續8個月低于上年業績。與此同時,受脫歐不確定影響,瑞士鐘表出口英國大跌17.3%,法國持續不斷的抗議行動使瑞表11月出口量暴跌17.4%,而曾為瑞士鐘表第一大進口國的阿聯酋,11月創下27.8%的跌幅也給了瑞士鐘表重重一記。美國是瑞表出口前三大市場中唯一上漲的,11月取得4.6%的漲幅。而新加坡和日本市場則分別迎來了29.6%和7.8%的增長,令整體跌幅維持在了3.4%。

  除了日本和新加坡迎來增長,其余主要鐘表出口市場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降,單價在3000瑞士法郎以下的腕表全面下跌,只有高價位的腕表迎來2%的微弱增長。

  此外,智能手表市場的崛起也是造成瑞士鐘表市場出口量低迷的一個重要原因。有報道稱,以Apple Watch等智能手表為代表的品牌擠入腕表市場並很快瓜分了一部分不小的市場。

  智能手表崛起,是低端瑞士腕表出口下降最重要的因素。

  為了應對可能的變革,很多品牌的確開始試水推出智能表款。曾任LVMH鐘表部主席的讓-克勞德·比弗(Jean-Claude Biver)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蘋果公司單季度220億美元的利潤,就已相當于瑞表行業整年營業額。不過,比弗堅信,盡管智能手表所以在腕表市場上份額開始加大,但是其實真正做傳統手表的制造商的市場份額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不過,瑞士鐘表行業出口業績下滑早有“前兆”。早在今年1月,瑞士鐘表工業協會數據顯示,瑞士手表出口在2018年年末呈現頹勢,2018年12月下滑2.8%,為全年第二次單月走低,上一次則是在2018年9月。

  當時的報告顯示,瑞士手表的亞太市場銷售普遍放緩。其中,瑞士鐘表對中國出口是“近兩年來首次轉跌”。受此消息影響,在瑞士上市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集團歷峰集團(Richemont)股價當日跌幅擴大,收盤創低。而該集團是卡地亞(Cartier)、IWC萬國表等知名品牌的所有者。

  不過頗為“有趣”的是,和瑞士鐘表出口呈下滑大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售價更高的奢侈品級別腕表呈銷量上升趨勢。根據瑞士鐘表行業數據,2018年年末以來出廠價超過3000瑞郎的奢侈品級別的手表出貨量上升了11%,而低于500瑞郎的手表出貨量則下降了15%左右。(鐘天陽)

[責任編輯:董岳昕]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