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昨日在北京表示,前瞻今年中國的積極財政政策布局,要注意四個觀察點:一是大力提質增效,二是更加注重結構調整,三是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四是做好重點領域保障。
第三屆中國經濟發展高層論壇當日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舉行。高培勇表示,今天的中國正在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財政配置格局的變化,既是擴需求的一種政策安排,也是調結構的一種制度安排,既是一種政策性的調整,同時也是一種改革性的行動。
財策從「加力」到「提質」
高培勇說,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今年財政政策的定位是「提質增效」,此前對積極財政政策的定位是「加力增效」。從「加力」到「提質」,實際上是把質量和效益問題納入進來。
如何從財政政策的角度理解「更加注重結構調整」,高培勇解釋說,過去積極財政政策的「積極」二字基本等同於擴張。其實從2018年7月開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已經對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做了雙維度的表達,當時的說法是,「積極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今年強調的是更加注重結構調整。
關於「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高培勇表示,大家要跳出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就必然伴隨?財政赤字擴大的思維慣性,而要在增列財政赤字的同時考慮其他財源支撐,削減政府支出就是一個重要的財源支撐。今年在削減政府支出的基礎上,又加了「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這也是和以往相比的一個重要變化。
關於「確保民生和重點領域的保障」,高培勇表示,我們總是說「把錢花在到刀刃上」,就得通過財政支出結構的優化選擇那些重點保障的領域。今年特別強調要支持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
去年財政政策一個重要操作就是減稅降費。高培勇表示,增值稅是中國稅收體系的第一大稅種,增值稅的稅率去年減了3個百分點,預計今年的減稅降費規模要大於去年。
跨境資本流入將趨勢性增長
人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昨日表示,中國國際收支將保持基本平衡的格局,跨境資本流入將趨勢性增長。
當天,經濟日報社在北京舉辦「2020中國經濟趨勢年會」,潘功勝在出席該年會時表示,近年來中國經常賬戶逐步進入基本平衡的發展階段,這是中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和內外部平衡的結果。展望未來,中國較高的儲蓄率和較強的製造業競爭力將有助於經常賬戶保持基本平衡。
他還指出,近年來,外資流入中國債市和股市資金明顯增多,成為中國資本項下跨境資金流動的一個重要特徵。截至2019年11月末,境外投資者持有中國債券和上市股票餘額分別為3248億美元和2838億美元,比2016年末上升1.6倍和1.1倍。
潘功勝稱,展望未來,隨?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境外資本進入中國金融市場仍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談及外債問題,潘功勝表示,中國外債風險總體可控,外債結構也趨於優化。從總量看,中國外債規模變化總體上與經濟增長及對外開放水平相適應,外債主要指標處於國際安全線以內;從結構看,債券成為近年來中國外債增加的主要推動力,境外投資者以中長期資產配置需求為主,穩定性較強,這將是未來中國外債發展變化中的一個重要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