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大補貼時代結束 直面競爭才有機會

2020-01-15
來源:證券時報

   【香港商報網訊】新年伊始,行業內傳出利好消息。在近期召開的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今年7月1日新能源汽車補貼不會再進一步退坡。

  此消息釋放後,瞬間在資本圈和汽車圈引發熱議。本周一開盤後,汽車板塊,比亞迪(52.950, -0.49, -0.92%)、北汽藍谷(6.260, -0.23, -3.54%)等多股漲停,超百只個股跟漲,多家券商緊急發布研報,表示利好消息將為市場带來復蘇,加速特斯拉等外資品牌的進一步投放步伐。毫無疑問,補貼政策的“變奏”勢必會為已出現產銷雙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注入一劑強心劑。

  不過,也有行業專家提醒記者,需要冷靜看待補貼對產業的影響。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認為,不管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政策如何調整,大補貼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必須直面市場,迎接挑戰。

  結構性機會將成年內看點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實際上,產銷雙降的拐點從去年7月就已形成。多家行業協會分析表明,補貼退坡是導致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的最直接原因。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稱:“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整體的行業利潤率還比較低,行業盈利是很難。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退坡,將使得多數新能源汽車企業處于虧損狀況,這也說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仍然是需要國家給予支持的,還不能完全走上市場化。”

  如今,行業迎來利好消息,無疑為新能源汽車在2020年的發展打下了最穩定的基石,多家券商的研究報告顯示,補貼的相對穩定,將使行業得到復蘇。在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表示,新能源汽車購置環節財政補貼政策有效促進了產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20年底前,穩定補貼政策,能讓企業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補貼推出後的產品規划和研發工作中。

  在這種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已有券商對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預測作出了調整。東興證券(12.790, 0.06, 0.47%)認為,展望2020年,預計“雙積分”政策將進入實質性執行階段,新能源車型供給將增多,將利好新能源汽車尤其自主品牌車型的推廣。由于“不會大幅退坡”好于此前預期,已相應上調對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預測至155萬輛。

  另有券商認為,從投資的角度來看,2020年我國汽車行業有望整體實現復蘇,利好消息將使得行業的龍頭地位更加凸顯,應多關注結構性機會。

  “不要過分關注銷量”

  “新能源汽車的年度銷量能否達到200萬輛,並不重要。”近日,中汽協副秘書長师建華在答記者問中表示,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而言,不必過分苛求其銷量,行業內外更應關注的是產品的提升,企業更加需要的是對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在他看來,目前新能源汽車殘值水平僅有30%左右的水平,無論從產業還是產品的角度來說,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另有專家認為,新能源汽車補貼對產業的發展起着關鍵的推動作用,表現在諸多方面,包括產品技術的進步、企業的積極性、產業鏈的形成等。但綜合來看,其歷史使命遲早會完成,因此產業內需對補貼退坡的調整保持冷靜態度。

  王秉剛認為,新能源汽車“大補貼”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必須面向市場,迎接挑戰。同時,他還補充道:“2020年以後我們應該再進一步完善新的激勵政策體系的設計,補貼退出或非常微小的補貼情況下,怎麼建立起新的政策體系,持續地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   證券時報記者 韓忠楠

[責任編輯:蔚然]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