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1月20日,商務部官網發布《關于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要健全城市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織密便民消費網格,優化便利店營商環境,推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智能化發展,更好地發揮便利店服務民生和促進消費的重要作用。《意見》已于2019年12月31日由商務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
發展品牌連鎖便利店是一項民生工程,對于促進消費升級,提升城市消費,更好滿足居民便利消費、品質消費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意見》從加強規划政策引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品牌化發展、創新智能化經營、提升連鎖化水平五方面提出了18項政策措施。
根據《意見》,未來將推進便利店品牌化建設。支持品牌連鎖便利店統一設置代表企業特色的標識牌匾,提升品牌認知度。有條件的地區可支持品牌連鎖便利店在促銷活動期間設置外擺。鼓勵企業加強與知名文娛品牌合作,建設文化主題便利店,發展集文化服務和便民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書店+便利店”模式。鼓勵結合各地開展的文明創建、優質服務創建等各類活動,打造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品牌連鎖便利店。
便利店便民服務水平將顯著提高。充分發揮品牌連鎖便利店貼近居民和營業時間長的優勢,支持搭載書報經營、打印復印、代扣代繳、代收代發、養老家政、廢舊商品回收等便民生活服務項目。並推動門店數字化改造,支持各地便利店企業推廣自助結算、掃碼支付、刷臉支付等移動支付技術,鼓勵采用數字貨架、電子價簽、無線射頻等商品管理技術,提升門店服務智能化水平,優化顧客消費體驗。
《意見》要求,將品牌連鎖便利店納入城市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圍繞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服務圈”目標,完善便利店網點配置。進一步推動落實新建社區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佔社區總建築面積比例不低于10%的要求。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將品牌連鎖便利店納入地方固定資產投資補助范圍。
此外,多渠道增加門店網點資源。鼓勵各地有效利用國有企事業單位空間資源,設置品牌連鎖便利店等便民商業設施。推動醫院、高校、體育場館、公園、景區、地鐵、科技園區等公共服務場所向品牌連鎖便利店開放門店資源,提升公共服務場所的消費便利化度。利用街區社區疏解整治騰退出的空間資源,以及舊廠房、倉庫等閑置資源,鼓勵品牌連鎖便利店入駐經營。探索合理開發地下空間用于開設便利店。
政策的頒布無疑讓各大便利店企業深受鼓舞。羅森北京副總經理車文煥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本次新政中的18項措施對羅森在未來發展中的帮助非常大,“其中,加強規划政策引導,優化網點布局抓住了企業運營的關鍵。大量增加了未來可以開店的地址,同時對于租金控制也提出了管理,能夠極大降低便利店企業運營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的加碼下,便利店市場也極速升溫。各大便利店品牌都加快了自己擴張的步伐,便利店市場競爭加劇。具體到北京而言,為了加快開店速度,北京本土便利店品牌好鄰居首次召開加盟大會,放寬加盟標准吸引加盟商,計划到2020年年底,增加加盟店200家左右,總店鋪數突破500家。而便利蜂則宣布全國門店數量已突破1000家。
精益零售理論創始人龔胤全認為:“相比于百貨、大賣場、超市等業態,過去無論是外資還是內資便利店,盈利的企業並不多見。不過,國家接二連三的政策頒布支持,將極大地推動中國便利店的發展,便利店行業將迎來發展的良機。”
他進一步指出,便利店密度衡量着一個城市的商業現代化程度,也凸顯了便利店行業的重要地位,作為零售行業的板塊之一,便利店行業將以更加獨立、更加重要的身份參與到繁榮市場、促進消費的工作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