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躋身三甲,飛鶴重塑中國乳業新格局

2020-01-23
來源:中國網

   自2019年11月成功上市以來,飛鶴無疑成為了中國乳業的一匹黑馬。飛鶴以發行價計市值超過670億港元,成為港交所歷史上首發市值最大的乳品企業。雖經歷了GMT Research資本惡意做空,但在種種證據的有力回擊下,飛鶴保持良好勢頭,股價一路上漲,市值一度沖破千億,在中國乳業中穩居第三,劍指第一。

  大眾傳統印象中,中國的乳業格局可以概括為伊利、蒙牛並立雙雄,光明、三元、新希望等眾多乳企百家爭鳴,然而在近些年多種因素影響之下,傳統的乳業格局也在不斷變化,飛鶴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一躍而起,遠遠甩開百家爭鳴的眾多乳企,逐漸打開中國乳業市場的新格局。

  力挫洋品牌,飛鶴穩佔國內奶粉市場

  飛鶴自創立以來就深耕中國奶粉市場,憑借着高端奶粉產品星飛帆持續發力,飛鶴從眾多國產奶粉品牌中脫穎而出,成為了中國奶粉當之無愧的龍頭,根據飛鶴招股書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銷售額到達103.92億元,成為國產奶粉歷史上首個銷售額打破百億元的企業。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零售銷售價值計,飛鶴品牌的市場份額在國內和國際同業中排名第一。

  根據尼爾森報告,飛鶴線下市場佔有率達到13.9%,整體市場份額為11.9%,遠遠超過市場第二品牌,並繼續呈現不斷提升的態勢。

  簡而言之,飛鶴奶粉已經超過了所有外資品牌,成為中國嬰兒奶粉市場上銷量第一的品牌。如此看來,依靠無可撼動的市場份額,飛鶴自上市以來能夠保持高速增長也是理所當然。

  卓越質量,潛心研發助力飛鶴發展

  質量成就產品,產品成就品牌,飛鶴在質量上的嚴苛要求無疑是成功獲得良好口碑的因素之一,也是成功佔據市場份額的必要條件。

  飛鶴專屬牧場位于北緯47°黃金奶源带,毗鄰小興安岭,新鮮的空氣,肥沃的土地,適宜的溫度,優質的牧草,精選的荷斯坦奶牛,最終才產出優質鮮奶成為飛鶴奶粉的原材料,再經過獨特的濕法工藝,從生牛乳到加工僅僅2小時,實現100%新鮮生牛乳一次成粉,最大程度保留牛奶的活性物質和天然營養重新定義了奶粉的新鮮品質,並且還實現了從源頭牧草種植、規模化奶牛飼養到生產加工、物流倉儲、渠道管控乃至售後服務各個環節的全程可控。


  此外,飛鶴在政策扶持引導下,還提出了“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戰略定位,近些年來飛鶴堅持配方創新,建立了中國母乳研究庫,致力于中國母乳研究,在配方研發的過程中承擔了國家863項目、科技部十二五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母乳化研究還榮獲黑龍江省“十二五”科技成果產業化突出貢獻獎和2019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辛勤耕耘自然能有所收獲,在研發上的投入以及品質上的保障共同促使了“星飛帆”的誕生,值得注意的是,星飛帆經過臨床喂養試驗,結果中顯示,用星飛帆喂養的寶寶各項生理指標與母乳喂養寶寶沒有明顯差異,並且配方受啟于母乳,添加了OPO、水解乳清蛋白、α-乳白蛋白,食用後易消化吸收不上火,這相較于其他品牌的種種優勢成功為飛鶴贏得了良好口碑。

  根據相關數據,飛鶴產品中超高端“星飛帆”佔比50%,高端超高端產品佔比75%。因此“星飛帆”一舉成為了飛鶴沖向行業龍頭的發動機,飛鶴成功實現了快速擴張。

  飛鶴定位高端,但物超所值

  消費者通常用“物美價廉”形容產品,中國制造也通常給人留下“薄利多銷”的傳統印象,因此飛鶴質量價格雙高的模式頗有些令人不解。然而如今“星飛帆”奶粉的單克價格高于洋奶粉,但消費者依然蜂擁追捧是何原因?

  其實,與其他行業不同,在奶粉行業中,“薄利多銷”的模式難以長久,“薄利多銷”就需要嚴格成本控制,而這往往以品質損耗為代價,更何談飛鶴這樣在研發中的全力投入,正如飛鶴董事長冷友斌所言,當更適合與更新鮮成為本土奶粉品牌對抗海外軍團的利器時,技術研發能力則是確保武器持久有效的“磨刀石”。因此,領先的技術造就了卓越的產品,最終才能獲得消費者的信賴,盡管定位高端,但消費者能認同“物超所值”。

  如此看來,飛鶴的成功並非偶然,腳踏實地,精益求精,潛心研發,經歷了五十余載,如今終于實現了中國奶粉的成功崛起,如今飛鶴仍然勢頭不減,砥礪前行,必將打開中國乳業市場的新格局。

[責任編輯:鄭嬋娟]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