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疫惹禍惟應危中尋機

2020-02-07
来源:香港商报

  凌昆

  新型肺炎疫症烏雲撲面而來,確診人數已破2.8萬。與此同時中央及各地的應對措施亦不斷升級,抗疫之戰前景如何令人關注。

  單看上述數字新疫症對醫療體系、社會及經濟的影響已超過SARS,給國家及民眾的承受力帶來了新的考驗。從動態角度看,湖北疫情正處大爆發期,確診病例佔全國比重的平均值為66%,但大爆發開始已升至70%以上。現時先要看湖北爆發會經歷多久幅度多大,除武漢外黃岡、孝感等市也很危險。有專家指在湖北爆發後一到二周,其他地區也可能爆發,出現時滯效應亦合乎科學規律。目前令人擔心者是浙江及廣東均為湖北外確診人數最多省份。杭州及溫州已超級嚴格地封城,深圳亦有了社區傳播病例。另一值得注意發展者是在人傳人中病毒可能出現了變異。

  上下一心防疫減少損失

  無疑中國抗疫正面對十分且日益嚴峻的客觀形勢,中央對此高度重視,習近平主席再於2月3日召開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傳達了一系列重要的方向性指示,包括把抗疫作為當前最重要工作來抓,要跟時間賽跑,基層幹部要把更多精力投到抗疫前線,要發揮中央協調功能和建成集中收治醫院。與此同時民間為自保亦強力執行各種隔離措施,包括市內小區隔離等。此亦中國動員力強的體制優勢反映。長痛不如短痛,若上下一心落實超強措施,將可控制疫情爆發幅度及縮短疫期,從而減少損失。

  經濟方面必須採取有效方法對沖疫情打擊,但已不必拘泥於保六目標。上半年情況不妙,如社科院估計首季增長或降至5%下,下半年若疫期過去或有強勁反彈,但全年平均為何尚難判斷。以下幾點應予考慮︰一、在能保障員工健康下要盡力恢復及保障物流、通訊、基建及製造業生產,特別是保住疫區重點產業,如武漢的光谷、汽車及半導體產業等。二、在必須暫時關停的企業(如消費服務行業的)須予恰當支援。可採取「冬眠」策略,在停業期間盡量安排同時停止稅費、還貸計息及交租等支出。這須要通過金融及其他機構的針對性微觀手段處理,而非通過央行以萬億元注資等大水漫灌宏調方法來達致。對於被裁員工可給予臨時性的基本生活津貼助渡難關。當然也不是所有企業都保,要讓大浪淘沙去弱留強,只保住有質素的企業。三、策劃並公布10萬億元的兩年期大規模投資計劃,以財政為種子資金引導社會投入,為疫後反彈帶來希望及基礎。投向內容應包括遠西地區(新疆、青藏)基建及資源開發、補短板及促進產業升級等方面的項目,涵蓋民生工程、環保工程、新技術應用及新興產業發展等,由此把資源導向實體經濟及避免重複建設。

  推動社會運作發展及變革

  最後還須切記有危便有機。疫情雖或令經濟增長放緩,但卻可令質素提升、結構優化得以加快,起到塞翁失馬效應。有幾點尤其值得注意︰首先,疫情推動了醫藥等相關科研及產業發展,促進了病毒基因、傳播及致病機制等多領域的聯合科研攻堅,和跨領域跨學科合作,涉及中西醫、流行病、藥理藥物、生物醫藥及基因工程等多方面。其次,人流受限促進了家居辦公、遠程作業及自動化等方面的技術及產業發展。為減少人際接觸線上作業及交易驟增,竟造成了多個網絡爆煲,而阿里的家居辦公軟件用戶便高達2億。這樣一是顯露了巨大商機,網上商家要為提質擴容加大投資,二是推動了多種科技的發展及應用,包括5G、高清、VR、AR、大數據、區塊鏈等,令中國的新經濟及數字經濟發展將加速,水平再上層樓。這可說是由疫情帶來的「隔離經濟」發展紅利。第三,疫情推動了社會及商務改革。如上述「隔離經濟」促成了新的商業營運模式,而疫情暴露出來的政府災難管控、物資調配體制缺陷將促成管治及管理模式改革,由此亦將推動相關的新科技及產業發展。總之,由疫情推動的科技、產業及社會運作發展及變革,如能善加利用,將加強中國搶佔新一輪工業革命制高點的能力,為長遠發展開拓出更亮麗的前景。

[责任编辑:董岳昕]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