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我的故乡

2020-02-17
来源:搜狐网

文|林语堂

我经常在赞美本省同胞的纯朴、勤劳,以及他们所具有的种种美德。这种赞扬是很自然的流露。因为本省同胞多半是从福建漳州、泉州一带迁来台湾的。他们性格上的特点,我自己是漳州人,当然很了解。

我是漳州府平和县的人,是一个十足的乡下人。我的家是在祟山峻岭之中,四周都是高山。家乡的景色,是我在纽约的生活时所梦寐不忘的。生活在纽约的高楼大厦之间,听着车马喧嚣,恍然若有所失。我经常思念起自己儿时常去的河边,听河水流荡的声音,仰望高山,看山顶云采的变幻。

可能是老年人思想较近乎自然,而儿时家中自然的环境,也使我喜欢老年人,我觉得人是最难对付的,大家闹,大家气,争权夺利,难免要得精神衰弱病。儿时我常在高山上俯看山下的村庄,见人们像是蚂蚁一般的小,在山脚下那个方寸之地上移动着。后来,我每当看见人们奔忙、争夺时,我就觉得自己是在高山上看蚂蚁一样。

一个人在儿童时代的环境和思想,和他的一生有很大的关系。我对于家乡的环境所赋予我的一切,我都感到很满意。

我心中的家乡,也有它严肃、保守的一面,我年小的时候,妇女们都缠足,限制了妇女们的活动范围,使她们足不出户。

在镇上,每家人家的门口,都挂着一面竹帘子,妇女们只能躲在屋子里,隔着竹帘往外看,而在外面街上的人,却无法看到里面的情形。这些重要的限制,据说是朱熹老夫子所赐予吾乡的。当然这只是没有考证的传说。

我的家乡充满了自然美,像院子里种着龙眼树、荔枝树、柿子树,引得我们做小孩子的经常用目光在树梢上摸索。

家乡的兰花——尤其是剑兰,是非常著名的。其他好像是夜百合、含笑、银角等等的,在别的地方很难一见。

家乡的出产,好像是白土粉,是妇女们化妆的必需品,家乡的珠砂印泥,民国初年卖到七块大头一两;家乡出产的金箔都是用真金槌打制成,比纸张还薄;另外像剪绒纸花,也是以精致闻名。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漳州的“虎渡桥”,青石砌成的大桥墩子上,架着整块的三尺见方两丈多长的大石梁,一根根并排,一组组衔接着,连接着几十丈宽的江岸。这么厚重的石头,当初是如何安放上桥墩去的,我至今仍然不解。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漳州龙溪人,生于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入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