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規劃長遠可持續防疫措施

2020-03-30
来源:香港商报

  學研社成員 吳桐山

  吳桐山2月11日在本版刊文《病毒黑天鵝的三波衝擊》,當時已經說,投資市場竟然可以在中國春節假期過後迅速復原,完全未有反映疫情的衝擊。我當時所說的「三波衝擊」,第一是疫情對投資情緒的衝擊;第二是3月起大家會面對差劣的經濟數據;第三是疫情對全球的衝擊。寫此文時,我並不知道新冠病毒會在歐美國家如此大規模爆發,更沒有料到歐美國家一早知道病毒存在,但應對仍然如此差劣。但第一季度經濟數據差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GDP雙位數負增長不是噩夢而是現實,現在再加上疫情在歐美大爆發,對中國的出口業構成很大衝擊,第二季度經濟的復蘇力度也不容樂觀,最好的情況,全球經濟也要下半年才可望回復正常。

  恐再出現下一波疫情

  美股在短期內大跌三成之後,有反彈是正常的。一旦歐美國家疫情見頂,也就是每日新增確診病例不再上升,投資情緒可望大幅反彈。但大家不要忘記,哪怕這一波疫情受控,是怎樣控制的?是全球各主要國家都實施封關鎖國的措施下控制住的。無可否認,如果人與人之間不流動、不接觸,那麼病毒固然無法傳播,問題是,病毒會就此消失嗎?既然病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沒有完全消失,大家一恢復正常的人員流動,為什麼不可以再傳播一次呢?畢竟第一波疫情大家是用中斷人員流動來控制疫情,絕大部分人並沒有染病得到抗體。因此,如果新冠病毒沒有SARS病毒那種季節性,可以肯定,即使第一波疫情控制住,各地都只能緩慢、有序、膽戰心驚地解除管制。這種情況下,經濟難以急速反彈。

  最差的情況,是這一波疫情受控之後,各地逐漸放鬆管制後,不幸出現下一波疫情。如爆發下一波,是不是又要再次封鎖?各行各業如何應對這種無了期的市場凍結?投資者更加如驚弓之鳥。

  人命可貴,當疫情令到醫療系統崩潰,必須以救人為先。但以極端手段控制住這一波疫情後,各地政府必須強化可持續的防疫手段,作為長遠應對新冠病毒或其他新病毒的方法。所謂「可持續的防疫手段」,就是要求全民持續做好個人衛生工作,強化公共地方的清潔,使用新技術改革傳統行業以減少人員接觸,使用新技術追蹤人員流動及時發現風險,等等。

  作最壞打算謀抗疫

  現時,這一波疫情正在肆虐歐美國家,但美國總統特朗普、意大利總理孔特等國家領導人,都表達希望提早解禁的急切願望。在全球化的21世紀,沒有國家可以承受這種長時間封關鎖國的措施,尤其是對香港和新加坡這種細小的外向型經濟體更是難以想像。因此,各國必須做好公眾教育和輿論引導,為以「可持續防疫手段」應對長期的疫情衝擊做好準備。當然,大家都期望新冠可以如SARS病毒一樣,到夏天就銷聲匿,但我們必須抱最好的期待、作最壞的打算。

[责任编辑:董岳昕]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