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紓困方案難解困

2020-04-07
来源:香港商报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 潘錫堂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對全球經濟帶來重大衝擊,台灣無法倖免於難。疫後的台灣經濟可能更為嚴峻,而且可能長期化。台「行政院」原推出新台幣600億元紓困特別預算方案,稍後加碼至新台幣1000億元紓困與振興計劃。為了因應疫情日益嚴峻,產業衝擊加大,蔡英文於4月1日宣布「(新台幣)1兆500億元護台灣行動」,兩階段紓困方案規模1兆500億元,其中1500億元將透過追加特別預算。可是受創產業已哀鴻遍野,蔡當局紓困措施卻看得到、吃不到,成效非常差。

  規模仍嫌不足

  由於近來疫情已蔓延到歐美、甚至全球大流行。雖然台灣疫情控制得相對良好,但是民眾仍戒慎恐懼,盡量減少外出外食,造成旅遊、餐飲、電影、會展及交通等內需產業都受到嚴重的衝擊。台「主計總處」在3月下旬再度下修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到2.2%,但只過了兩天,台「央行」即公布今年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只有1.92%。

  在原本內部需求不足,復以出口力道減弱之下,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掉到2%以下的可能性非常高。

  目前蔡當局計劃拿出的各種紓困補助方案合計約新台幣1兆500億元,相對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規模仍嫌不足。回應舉世的寬鬆貨幣政策,台「央行」日前理監事會議也宣告降息1碼,利率終結連14凍,調整後重貼現率降至1.125%,寫下歷史新低紀錄。房貸和信貸再分別降息1碼、2碼,並同時對中小企業注資新台幣2000億元。顯然,擴張性的貨幣與財政政策已是當前蔡當局刺激疲軟經濟的普世特效藥。

  降息老招不管用

  尤有甚者,蔡當局在財政政策方面,「行政院」推出的「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中,有新台幣400億元用在「紓困助轉型」上,其中除了中小企業以外,運輸業及旅遊業佔最大宗。台「央行」的刺激金融與「行政院」的紓困經濟方式,眼於解救廠商。蔡當局尚未體會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金融和經濟問題,不是資金成本過高、不是廠商產品或服務沒有吸引力,而是消費者實施需求或落實消費的渠道被疫情堵塞了。當消費渠道堵塞時,降息、降低資金成本已沒有作用,因為廠商成本降低的好處,無法透過適當渠道轉嫁給消費者。台「央行」昧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本質,仍沿用降息的老招,當然無法促進經濟成長、抑制失業率的上升,當然也無法穩定金融。

  台「行政院」的紓困,若是直接支付金錢予中小企業、運輸業及旅遊業,則自然可以彌補企業因為消費渠道堵塞而蒙受的固定成本損失。如果是以銷售補貼方式為之,即使搭車、用餐半價或住宿超低折扣,消費者還是不會上門,此種紓困企業們看得到,但吃不到。無怪乎,無怪乎,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林為洲表示,蔡當局打算低利放貸新台幣1000億元搶救受疫情衝擊的中小企業、商家,但迄3月下旬全台卻僅執行約3%,明顯成效不如預期。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蔣萬安更進而表示,基層盼紓困措施更有效,可考慮直接發放現金幫助民眾渡過難關。

  承受不起兩岸脫鈎

  總之,台灣現在因鎖島面臨經濟蕭條、旅遊產業鏈全倒,很多企業都已搖搖欲墜;且越來越多人被裁員、減薪、放無薪假,疫情若無法趕快平復,會形成社會問題。近期疫情嚴重擴散,台灣有人主張讓兩岸長期斷絕往來。兩岸脫鈎,從政治開始,有向經濟蔓延之憂。若蔡當局真想走上這條不歸路,應先問台灣經濟是否準備好?由於台灣經濟依賴大陸過深,若想完全切割,台灣經濟就垮了。其實,蔡當局若此時此刻加大力度推動兩岸政治、經濟脫鈎,無異於對自身經濟補上一刀。從現實觀察,台灣經濟並未準備好兩岸脫鈎,也承受不起兩岸脫鈎。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