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騰訊2017年3月做了一個決定——投資特斯拉。彼時,騰訊控股拍出17.8億美元,以平均每股成本不到220美元的價格,買入816.8萬股特斯拉股票,一躍成為第五大股東。
現在“桃子”長大了——特斯拉的最新股價超過了每股800美元。這意味着馬化騰這筆投資的回報率接近四倍,目前賬面市值超過了47億美元。對于投資者來說,這是個經典的操作模式——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瞄准一個富有前景的行業,然后果斷入手,剩下的就是等着好事發生。
這是發生在北美的創業故事,但投資者需要了解的一點是,中國不但是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而且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2019年中國市場賣出了超過120萬輛新能源汽車,佔據了全球銷量的54.5%。
也就是說,下一個與“馬化騰投資特斯拉”類似的故事很有可能發生在中國。比如正在迎來第二次爆發,並且迭加了“新基建”這個最新國家戰略的充電樁行業。
二次爆發的充電樁行業
汽車燒油,電車用電。這就是“風口”,而且還有國家戰略的加持。從2009年開始到現在,國家砸下了大約2000億元人民币的真金白銀補貼新能源汽車行業,而2018、2019連續兩年銷量突破100萬輛之后,這一措施已經初見成效。
更加利好的是,新能源補貼政策將向充電設施傾斜,充電行業的發展將會加速。尤其是“新基建”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成為國家戰略后,各個地方已經據此出台了新一輪的車樁補貼。這對擁有場地等優勢的地方城投公司、中小企業等投資主體來說,擁有了成為充電站地方運營商的投資機會。
某種程度上,這一波带着“新基建”光環的充電樁新熱潮,與第一次行業高潮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地方運營商”的崛起。而他們之所以能夠崛起,在于劇變的市場本身,以及這些地方運營商自己手中掌握的關鍵籌碼。
這些地方運營商手里有大把的優質資源,擁有場地、電,關鍵的人脈,以及更加熟悉本地車輛需求和充電習慣、充電路徑等等,這意味着他們作為一個本土化企業,了解本地充電行業的特點,這讓他們能夠建設真正符合本地人需求的充電站,商業化更容易實現,也就是更容易快速收回投資成本。
智充運營商客戶杭州場站
因此他們也需要一個更加靈活、高效的模式,在契合國家戰略方面的同時,能夠擁有掌控權,同時實現具備穩定收益的高效投資,所以類似于“智充”這樣具備上述優勢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者,將會帮助地方運營商完成其充電業務的優化和布局。
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智充平台客戶終端平均年度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成交總額)高達3萬元,客戶收入雄踞行業第一。
為什麼是智充?
智充是一個“充電大中台”,是個業務支撐系統,一邊連着C端車主,一邊連着B端運營商,不但有一整套充電軟硬云系統,還跟眾多平台互聯互通。
根據地方運營商的需求,智充可以為運營商定制建站方案、選址、施工、聯網調試、給場站的運營管理人員做培訓、提供技術支持/售后服務等這樣的“一條龍”服務——地方運營商無需組建專業團隊研發產品和技術,通過和智充的合作,直接參與市場運營,同時還能盤活手中的停車場等存量資源的價值,換句話說只需負責投資,其他所有方面智充都能提供專業方案予以解決。
而且智充提供的解決方案涵蓋了能源、地產、停車、物流、網約車、運營商等多達6個行業,在這些行業具備資源優勢的類似于城投公司這樣的實體,均可成為地方運營商。
相對于大型運營商需要更多的照顧自己旗下直營充電站的利益,同時在分賬、運營等方面的強勢地位,智充是一個SaaS平台,只提供解決方案,不存在所謂的分賬。
智充的商業模式是專注于軟硬件銷售和平台后續效率服務,而非通過參與本地運營充電服務獲利,相對于行業內大型運營商的“分賬”模式,智充的方案是一種雙贏——雙方各取所得,從行業發展中通過各自擅長的方式獲利,讓本地C端用戶可以更好的享受本地運營商充電服務。
再具體一點,就是智充專注于B端客戶,而大型運營商走的多是面向C端這種重資產模式。這是最大的差異化優勢,也是最為吸引地方運營商的核心運營模式。
智充的“淘寶計划”
有行業預測數據顯示,在2020-2025年期間,電動車保有量將會出現爆發式增長。但截至2019年8月,全國建設公共類充電樁45.6萬個,其中交流充電樁26.5萬個,直流充電樁19萬個。這中間存在巨大供需缺口。
行業大蛋糕的極速膨脹,預示着巨大的發展窗口,正在打開,而智充的“城市充電合伙人計划”正是為此而來——這被稱為是新能源時代的“淘寶計划”。
2018年5月,智充攜手國網、滴滴、百度、京東等跨行業頭部合作伙伴,面向全國發起了“城市充電合伙人計划”,整合場地、電力、電動車、資金等四種充電站建設的必備資源,降低充電站投資門檻,讓地方運營商分享新能源時代带來的充電站運營紅利。
事實上這就是淘寶的模式——搭建一個既服務于B端商家,同時也能為海量消費者提供商品展示和交易的平台,以最高效的方式,撮合了巨量交易。
智充也是如此——在加成了智充的設備和SAAS平台,既能充分激發地方運營商的活力,還能在流量支持的情況下承接本地越來越多的充電需求,這將是新能源時代的創業風口。
智充運營商客戶東莞場站
目前,智充的城市合伙人計划已在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布署35000+台充電設備,建立2000+個場站,兼容120+種車型,月供電量超千萬度,平均設備利用率已經接近40%。
同時,智充已經對接了21家企業平台,基本涵蓋了各大互聯網巨頭和主流新能源汽車品牌,包括百度、蔚來、E充網、云快充、小鵬汽車、滴滴出行、高德地圖、菜鳥、國網車聯網、四維圖新、威馬、聯行等,以及包括上海、貴州、廣州、武漢、西安、北京、成都、海南等多達12 個政府平台。
這意味着通過投資建設充電站,以地方運營商為代表的中小投資者的“掘金新基建”正在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