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印度如今是否具備與中國正面交鋒的能力,一旦交手還會遭受1962年那樣的挫折嗎?印度媒體近日援引美國的一項研究論文聲稱,印度擁有的“傳統優勢”將使得2020年與1962年的結果截然不同......
據《今日印度》9日報道,這份研究論文出自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貝爾弗爾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于今年早些時候發表,主要對印度和中國的戰略資產數據進行了比較分析。研究聲稱,假如與中國的沖突全面升級,印度具有避免遭受1962年式挫折的“傳統優勢”,得出這個結論主要是因為印度在空中、陸地和高空平台以中國為目標的部署。不過,該研究也指出,印度的“傳統優勢”在印度的話語中仍然“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
這份論文的作者是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南亞項目研究員Frank O'Donnell博士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安全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Alexander K Bollfrass博士,論文中引入的是基于“已發布的情報文件、來自各國的私人文件、對中國和印度以及美國的專家進行采訪”的新數據匯編,對“中國和印度戰略力量的位置和能力”進行了全面評估。
常規力量
在常規力量方面,該研究評估認為,印度在中國邊境地區附近可用的軍事打擊力量約為225000人,而解放軍西部戰區司令部、西藏軍區和新疆軍區則估計有20到23萬的地面部隊。但該研究文件隨後聲稱,解放軍兵力的數字具有誤導性,即使與印度發生戰爭,這些部隊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將無法使用,因為這些部隊要麼被用于“(防范)俄羅斯任務”,要麼用于“打擊新疆和西藏的叛亂”。研究論文的作者觀察到,大部分中國軍隊部署在距離印度邊境較遠的位置,“與大多數部署在前沿、執行單一的‘防禦中國任務’的印度軍隊形成鮮明對比。”
資料圖:印度空軍蘇30MKI戰機空中能力
空中能力
在空中能力方面,該研究認為,解放軍空軍戰斗機在邊境地區的數量上與印度空軍相比也存在差距。
研究聲稱,解放軍西部戰區司令部控制着該地區的所有戰區打擊飛機,其中一部分也必須被用于執行“以俄羅斯為中心的任務”。解放軍西部戰區司令部共保有大約101架第四代戰斗機,“其中部分需要提防俄羅斯”,而印度僅應對中國的戰斗機就有大約112架。解放軍可能會被迫更多地依賴其後方空軍基地,但這將“加劇其有限的燃料和有效載荷問題”。此外,研究還聲稱,大多數解放軍空軍飛行員在戰術方向上都過于依賴地面指揮控制。而由于與巴基斯坦的持續沖突,印度戰斗機飛行員在實際的作戰中比解放軍戰斗機飛行員更具經驗。
研究還聲稱,盡管中國擁有強大的導彈力量,但它不可能立即彌補解放軍空軍的“劣勢”。如果解放軍空軍只對三座機場發動攻擊,那麼僅攻擊跑道和滑行道,每天就將需要660枚彈道導彈。這意味着在沒有解決掉其他主要目標系統的情況下,中國的1000到1200枚中短程彈道導彈庫存,將在不到兩天的攻擊時間內就全部消耗完畢。雖然中國可能會在靠近邊界的地方永久部署數量龐大的部隊,但那(部署的過程)將為印度反擊提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