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來自2020全市「招商季」活動動員電視電話會議的消息稱,據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重慶簽約正式合同項目971個,同比增長23.2%;合同金額6017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60%。其中,工業合同項目507個,合同金額3179億元,增長22%。
今年上半年,全市招商到位資金1007億元,增長52.1%。其中工業項目到位資金620億元,增長18.5%。
在簽約項目落地方面,去年簽約的1009個工業招商項目中,已開工建設項目495個,開工率49%,其中包括光大新科技城、康佳光電產業研究院等重點項目。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招商工作壓力頗大。重慶究竟有何秘籍,能夠實現逆勢上揚?
積極探索招商新模式
「雲招商」簽約項目400多個
6月18日,通過「屏對屏」的形式,兩江新區「雲簽約」23個重點項目,涉及醫藥研發、智能製造、現代金融、航天航空、大數據等多個領域。
「從2月15日開始,新區已舉辦了8場‘雲簽約’活動,共簽約項目130個,合同金額達701.3億元。」兩江新區招商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據初步統計,上半年,重慶市級、區縣、開發區舉行「雲簽約」活動20餘場,簽約項目400多個,合同金額2300多億元。
企業方面也樂于接受「雲簽約」方式。比如,4月8日,阿里巴巴集團以「雲簽約」形式,與市商務委簽署「春雷計划」戰略合作協議。重慶因此成為其啟動「春雷計划」後首個「雲簽約」的城市。北京中諾恒康生物科技公司副總經理范國旗表示,「雲簽約」既減少了人員集聚,也節約了公司成本。
重慶還不斷優化「雲簽約」的流程與模式。以兩江新區為例,最初的「雲簽約」是線上各自紙質簽字,然後線下交換。如今,新區已實現完全的線上簽約,運用5G技術讓雙方簽約更順暢。同時,兩江新區上線了「招商雲平台」,打通「雲招商、雲會談、雲簽約、雲服務」等招商洽談及服務環節。
立足定位精准招商
進一步促進全市產業集聚
近幾個月,西部(重慶)科學城喜事不斷——
3月10日,浪潮集團西部運營總部正式落戶,將打造區域科創孵化基地,形成智能計算產業發展策源地、集聚區和新業態集群;
4月17日,重慶亞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西永微電園簽約,將共建重慶移動-亞德(重慶西永)高等數據中心;
4月29日,鯤鵬計算機生態重慶中心正式揭牌。當天,華為公司、中軟國際與重慶方面簽約,將建設鯤鵬計算產業園、實驗室等,推動鯤鵬計算機生態建設發展;
5月12日,平安建設投資公司宣布將在西部(重慶)科學城打造「大健康產業園」;
……
這些項目有一個共性,即與西部(重慶)科學城產業方向契合、與其目標定位匹配。在此背景下,重慶高新區共簽約項目39個,合同金額605.6億元,主要集中在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製造、高技術服務等領域。
這是今年重慶招商工作的一個縮影。市招商投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重慶瞄准「芯屏器核網」「雲聯數算用」等領域,着力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基建、大健康等重點方向進行「精准招商」,進一步促進了全市產業集聚。
據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重慶圍繞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產業、新能源汽車等十個重點領域,招商引資相關產業項目633個。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項目120個、新消費產業項目184個、新基建項目65個。全市工業招商項目已完成年度目標的70.6%。
對外主動「出擊」
對內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市招商投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全市區縣党政主要負責人外出拜訪企業427家。僅6月一個月,這些負責人便拜訪企業253家,使得重慶招商形勢進一步回暖。
主動出擊的不僅是人員,還有政策。今年以來,重慶出台多項政策,積極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企業來渝投資興業。
比如,6月中旬,重慶出台《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若干措施》,從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加大投資促進力度、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強化組織保障等五個方面提出25條舉措,以吸引外資入渝。
多家外資企業表示,該政策的出台,增強了他們深耕重慶的信心,也願意加大在渝投資。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的信息顯示,包括沃爾瑪、大陸集團、北汽岱摩斯、香奈兒、肯德基等品牌都有在重慶擴大投資的計划。
不久前,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發布《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在36個城市營商環境綜合排名中,重慶緊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位列全國第五。
據介紹,從第三季度起,重慶將開展全市「招商季」活動,搶進度、趕時間、補損失,力爭每月完成簽約合同金額1000億元以上、新增到位資金額200億元以上,外出招商拜訪企業200家,到9月底完成年度招商目標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