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币、第五大儲備貨币

2020-08-25 11:0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8月25日 第 06 版)

  人民币,越來越有國際範兒: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币、第五大儲備貨币

  中國市場不斷擴大開放,日益頻繁的經貿往來為人民币國際化提供支撐。下圖為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工程——南沙港鐵路跨西江斜拉橋順利合龍,該鐵路建成通車後,南沙港集裝箱班列將直達歐洲。金 偉攝(人民視覺)

  全年銀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額近20萬億元,同比增長24.1%,收付金額創歷史新高!2019年,人民币國際使用表現不俗。

  當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複雜多變,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多,人民币國際化進程怎麼樣?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0年人民币國際化報告》對此進行了全景式呈現。報告顯示,2019年人民币國際化再上新台階,繼續保持在全球貨币體系中的穩定地位。其穩健步伐的背後,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平穩運行的信心。

  跨境使用增長快

  ——84.6%的外貿企業選擇人民币作為跨境結算主要币種,70多個央行或貨币當局將人民币納入外匯儲備

  5月上旬,中國寶武集團下屬寶鋼股份與澳大利亞力拓集團完成首單以區塊鏈技術實現的人民币跨境結算。這是寶鋼股份繼今年1月和4月分別與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完成首單人民币跨境結算後的又一新進展。至此,中國寶武與全球三大鐵礦石供應商之間都已經實現人民币跨境結算,金額合計超過5億元。

  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選擇使用人民币開展跨境結算。

  中國人民銀行對外貿企業的調查問卷顯示,截至2019年四季度,84.6%的企業選擇人民币作為跨境結算主要币種。大型企業更傾向於使用人民币進行跨境貿易和投資結算,佔比達89%。已開展跨境人民币結算業務的企業中,國外投資企業和港澳台投資企業開展比例最高,分別為88%和89%。

  2019年以來,受中美貿易摩擦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人民币匯率波動加大。許多企業選擇跨境人民币業務作為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手段,佔比達64.7%。此外,結算流程簡便、降低結算成本、便利企業財務核算與資金管理也是企業選擇開展跨境人民币業務的主要原因。

  企業選擇的背後,是人民币對國際經濟和貿易日益強大的支撐能力,也是其國際化進程的重要體現。「2019年,人民币國際化再上新台階。人民币支付貨币功能不斷增強,投融資貨币功能持續深化,儲備貨币功能逐漸顯現,計價貨币功能進一步實現突破,人民币繼續保持在全球貨币體系中的穩定地位。」央行報告這樣指出。

  跨境使用增長——全年銀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額合計19.67萬億元,同比增長24.1%,在去年高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收付金額創歷史新高。

  儲備份額提升——人民币在國際貨币基金組織成員國持有儲備資產的币種構成中排名第五,市場份額為1.95%,較2016年人民币剛加入SDR籃子時提升了0.88個百分點。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央行或貨币當局將人民币納入外匯儲備。

  支付地位上移——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6月,在基於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币排名中,人民币升至第五位,佔比為1.76%。

  「從一些指標來看,自2009年到現在,人民币國際化已經有一些比較令人驕傲的成就。」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劉利剛說。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總體上講,人民币的國際化功能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人民币正處於從外圍貨币向次中心貨币、從區域性國際化貨币向全球性國際化貨币、從支付結算貨币向計價和投融資貨币的邁進階段。

  在「一带一路」表現亮眼

  ——周邊國家及「一带一路」沿線國家境外機構在中國共發行熊貓債超過400億元,佔2019年發行總金額的68%

  「目前印尼約10%的國際貿易使用人民币。未來幾年,人民币在印尼很可能獲得越來越廣泛的使用。」美國外交學者網站上刊發的文章《中國貨币在印尼的國際化》這樣寫道。

  文章指出,雅加達和北京之間不斷擴大的經濟聯系是推動人民币日益國際化的眾多因素之一。目前,中國是印尼最大的貿易伙伴。人民币在印尼日益廣泛的使用,也與印度尼西亞銀行和中國人民銀行簽署的雙邊本币互換協議分不開。

  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近年來人民币在周邊國家及「一带一路」沿線國家使用取得積極進展。2019年,中國與周邊國家跨境人民币結算金額約為3.6萬億元,同比增長18.5%;與「一带一路」沿線國家辦理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額超過2.73萬億元,同比增長32%。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認為,人民币國際化在「一带一路」沿線的表現,反映中國在「一带一路」建設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同時也是「一带一路」建設「五通」中資金融通的體現。

  近年來,中國先後與越南、老撾、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9個周邊國家及「一带一路」沿線國家簽署了雙邊本币結算協議,與俄羅斯、印度尼西亞、阿聯酋、埃及、土耳其等23個周邊國家及「一带一路」沿線國家簽署了雙邊本币互換協議。中國與周邊國家及「一带一路」沿線國家的雙邊貨币金融合作不斷深化。

  此外,人民币已與馬來西亞林吉特、新加坡元、泰銖等9個周邊國家及「一带一路」沿線國家貨币實現了直接交易,與柬埔寨瑞爾等3個國家貨币實現了區域交易。

  金融市場開放也為周邊國家及「一带一路」沿線國家投資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2019年,菲律賓政府、葡萄牙政府、新開發銀行、意大利存貸款集團等周邊國家及「一带一路」沿線國家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共發行熊貓債超過400億元,佔2019年發行總金額的68%。

  「隨着中國與周邊國家及『一带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的不斷深化,我國與周邊國家及‘一带一路’沿線國家已形成相互依存的發展格局,人民币與周邊國家及‘一带一路’沿線國家本币結算面臨新機遇。」報告指出。

  開放助推國際化進程

  ——跨境使用仍保持韌性,未來將繼續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堅持市場化原則,促進合作共贏

  2019年4月,彭博將人民币計價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9月,摩根大通將中國政府債券納入摩根大通旗艦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9月,標普道琼斯將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全球基准指數……近年來,國際主要指數中的中國元素越來越多。

  「國際重要金融指數吸納中國債券和A股,充分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信心以及對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的認可,將有利於更好地促進國際投資者與中國經濟合作共贏。」報告指出。

  這在企業的反饋中很明顯。2019年,中國銀行對超3300家境內外工商企業及金融機構使用人民币的情況進行了市場調查,結果顯示,多個方面創下新高。

  作為結算貨币的基礎巩固。約有69%的受訪境外工商企業打算使用人民币或進一步提升人民币的使用比例,這一佔比為2016年來最高,接近歷史最佳水平。

  作為融資貨币的吸引力正在逐步顯現。約有82%的受訪境外工商企業表示,當美元、歐元等國際貨币流動性較為緊張時,將考慮使用人民币作為融資貨币,這一比例創下2016年以來的新高。

  作為國際貨币的預期更高。未來10年,認為人民币的國際地位不弱於日元和英鎊的境內外工商企業合計佔受訪境內外工商企業的80%,這一比例較2018年的調查結果提升了3個百分點,是2016年以來的四連升,並創下2013年首次市場調查以來的新高。

  「近年來,人民币跨境使用保持快速增長,特別是今年以來在新冠疫情沖擊全球貿易、金融及經濟的背景下,人民币跨境使用仍保持韌性並呈現增長。」央行報告指出,未來,將繼續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堅持市場化原則,穩步推進人民币國際化。

  「在今後一段時間,人民币國際化會加速,同時我們也認為一些新的金融基建、金融產品以及相關政策可以助推人民币達到下一個較高的水平。」劉利剛認為,近年來,國內資本市場開放的成果令人欣喜,「這些政策使我們對人民币下一步的國際化進程更加樂觀。」

[責任編輯:程向明]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