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政府網9月10日消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為企業松綁減負激發企業活力的通知》,推出四個方面12項改革舉措,以進一步充分釋放社會創業創新潛力、激發企業活力。
內容涵蓋四大方面
《通知》明確提出四個方面12項改革舉措。
推進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理。全面推廣企業開辦“一網通辦”,進一步壓減企業開辦時間至4個工作日內或更少,持續提升企業開辦服務能力。
推進注冊登記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加大住所與經營場所登記制度改革力度,支持各省級人民政府統籌開展住所與經營場所分離登記試點。提升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系統核名智能化水平,加強知名企業名稱字號保護,建立名稱爭議處理機制。
簡化相關涉企生產經營和審批條件。將建築用鋼筋等5類產品審批下放至省級市場監管部門,推動化肥產品由目前的後置現場審查調整為告知承諾。完善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簡化出口轉內銷產品認證程序。將疫情防控期間遠程評審等應急措施長效化,全面推行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網上審批。推動第三方評價機構發布一批企業標准排行榜,形成2020年度企業標准“領跑者”名單。
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加強企業信息公示,健全失信懲戒機制,推進實施智慧監管,進一步完善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健全完善缺陷產品召回制度。規范平台經濟監管行為,引導平台經濟有序競爭,依法查處電子商務違法行為,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
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近年來,商事制度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市場准入更加便捷,市場監管機制不斷完善,市場主體繁榮發展,營商環境大幅改善。但從全國范圍看,“准入不准營”現象依然存在,寬進嚴管、協同共治能力仍需強化。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下,需要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充分釋放社會創業創新潛力、激發企業活力。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唐軍此前介紹,商事制度改革有利于激發社會創業熱情,也有利于激發市場活力。今年1月至7月,市場主體每天平均新增6.4萬戶,其中企業平均每天增加2.1萬戶,淨增1.1萬戶。然而從全國范圍看,“准入不准營”等現象仍然存在,寬進嚴管、協同共治能力仍需強化。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通知》明確“推進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理”“提升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系統核名智能化水平”等,讓企業少跑路或不跑路,利用數字化技術簡化程序,比從環節上優化更能帮助企業節約時間、減少負擔,值得稱贊。這也說明利用大數據等新技術來改善營商環境的條件已經成熟,可以進一步推廣。
盤和林表示,近年來商事制度改革一直在推進,在提高效率、為企業減負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通知》是商事制度改革的又一延續。下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重點應是在加強部門協同、改革市場機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