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上月起定期到各大連鎖超市,記錄22種日常食用品價格,發現部分貨品「先加後減」,誤導消費者。民建聯昨促請政府檢視現行法例,加強規管價格標示,包括在標示減價時要說明原價,同時加強監察超市有否合謀定價;又指若百佳及惠康申領第二期保就業補貼,應公布減價計劃詳情。
超市生意逆市大升
新冠肺炎疫情下整體零售業生意大跌,惟獨超市卻逆市而行,創逾5年新高。近日政府點名規定兩間大型連鎖超市百佳及惠康,若領取第二期工資津貼,就必須減價,或向弱勢社群提供超市現金券。
不過,民建聯上月起調查發現各大超市或網上超市的貨品價格不減反升,遂於昨日宣布成立「超市價格關注組」由民建聯觀塘區議員顏汶羽、屯門區議員賴嘉汶、中西區社區主任劉天正及南區社區主任張偉楠化身「超市格價專員」,選定22種日常用品的售價長期監察。
「關注組」召集人顏汶羽發現,在首次採樣調查(8月28日),惠康的指數為699.5、百佳的指數為714.2。而最新一次採樣調查(9月11日),惠康的指數為707.8、百佳的指數為711.2。兩者對比下,惠康的價格指數錄得1.1個百分點增幅,百佳的價格指數錄得0.4個百分點減幅。
價格齊上落 有合謀定價之嫌
坊間多年來均批評超市部分熱門貨品出現「先加後減」(抬價後才減價),消委會早年亦曾批評超市以「先加後減」來營造減價假象以達致速銷。
超市「先加後減」情況多年來並沒有改善。以百佳「金鳳泰國頂級香米5公斤」為例,8月28日及9月2日售價均為97.9元,到9月4日價格為95元,看似減價2.9元、減幅2.96%。但其實百佳早於8月26日的售價已經是95元。
惠康亦有同樣情況,8月28日及9月2日「出前一丁麻油味即食麵5包裝」售價為20元,9月4日「特價」至18.5元,減1.5元,減幅7.5%,但其實早於8月26日早已經賣18.5元。
兩大連鎖超市每逢星期五均在媒體登廣告推銷「精選貨品」,令大眾認為這些產品會有較大的折扣或較其他超市便宜,但「關注組」比對兩大超市的廣告推廣,發現相關產品在兩間超市的價格竟然齊上齊落,有合謀定價之嫌。
有超市「刪除價」與原價相同
各大超市通常在減價貨品用同一價錢牌標示兩組數字,數值較高的一組會用線刪去(刪除價),而另一組為真實價格。不過,「關注組」在U購超市發現「淘大金標生抽500毫升」的「刪除價」及「真實價格」均為10.9元,這種標示方式令消費者誤以為是減價貨,但事實上是價格無改變。
顏汶羽認為,百佳及惠康若再領取保就業計劃的工資津貼,應該既向弱勢社群提供超市現金券,亦必須「真減價」以惠及普羅大眾。為達致確保零售商包括超市「真減價」及防止「先加後減」行為。
倡清楚界定「原價」定義
民建聯建議政府應檢討現行與保障消費者有關的法例,杜絕零售商以不誠實手法定價及宣傳,加強對價格標示有誤導消費者行為的規管,對「優惠價格」作規定,在標示減價時必須說明「原價」是多少,清楚界定「原價」定義。同時,建議增加競委會資源,讓競委會加緊對超市有否合謀定價、縱向價格限制或濫用市場權勢等反競爭行為進行深入調查及監察工作,並檢討現時的競爭法細節、罰則等。
顏汶羽強調,若百佳及惠康兩大連鎖超市,再領取第二期「保就業」計劃的工資津貼,政府須要求百佳及惠康公布減價計劃,政府同時應確保超市是「真回水」。(記者 李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