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8月16日港珠澳大橋口岸開通珠澳貨運功能後,9月28日,粵澳海關「跨境一鎖」模式首票進口貨物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順利通關,這標誌着粵澳兩地海關「跨境一鎖」計劃正式實施。
首票「跨境一鎖」貨物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順利通關。
28日12時,一輛施加了安全智能鎖的粵澳兩地牌貨車從澳門國際機場啟運,車中載有自日本進口的重29.8kg、價值15萬日元精密電子元件一批。貨物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境後,直接運往珠海灣仔西域碼頭。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通關環節,「一站式」卡口系統僅4分鐘即完成了口岸環節的通關驗放。
「這個模式大大減少了貨物通關時間,通關效率也提高了,對我們企業來說節約了不少時間和人力成本。」承運首票粵澳海關「跨境一鎖」業務的珠海中澳國際貨運代理公司副總經理朱澤峰表示。
港珠澳大橋海關監管十科科長黃毅介紹,「跨境一鎖」的車輛安裝有電子關鎖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以便於海關可以隨時監控到車輛的動向,這既方便了企業,也確保了海關監管的嚴密和高效。
據了解,粵澳海關「跨境一鎖」計劃是貫徹落實《海關總署與澳門海關共同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合作安排》的又一創新舉措,是內地海關「跨境快速通關」模式與澳門海關跨境運輸便利計劃的有效對接。兩地海關以「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為合作新理念,通過共用同一套安全智能鎖和衛星定位設備,實現「一鎖到底、全程監管」,從而簡化口岸清關手續,減少同一批貨物在兩地出、入境時被海關重複查驗的機會,促進粵澳兩地跨境貨物便捷流動。(記者陸紹龍、通訊員張廣耀、陳琳、陳爽 摄影 俞波)
海關關員驗核電子關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