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港前三季貨量近4億噸 促灣區「雙循環」

2020-10-20 10:45
来源:文匯網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全球經濟受到衝擊,國際貿易量和海運量下降,但廣州港前三季度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實現逆勢正增長。記者20日從廣州港集團第三季度生產經營分析會獲悉,1至9月廣州港貨物吞吐量完成近4億噸、超1582萬TEU ,同比分別增長1.9%、1.5%,排名均位列全國沿海港口第四位,有效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構建大灣區新發展格局。

 凈增9條國際班輪航線 暢通「雙循環」產業鏈

 受疫情影響,班輪公司紛紛縮減運力或者調整航線。但廣州港危中尋機,外貿班輪航線開拓成效顯著,實現新增17條外貿班輪航線、凈增9條外貿班輪航線。新增航線以亞洲航線為主,亞洲航線進一步向南沙港區集聚,南沙港區至林查班、胡志明和巴生港等主要東南亞港口已基本實現天天班。歐美遠洋航線也取得了新的進展,2M聯盟/以星運作的加拿大航線5月首航南沙。

 據最新統計,截至目前,廣州港外貿航線總數達120條,其中南沙港區114條,「穿梭巴士」支線69條,集裝箱海鐵聯運班列線路11條、糧食散改集鐵路線路13條,設立內陸港及辦事處30個。

 傳統貨類逆勢增長 外貿進口糧食增51.3%

 廣州港透露,1至9月,廣州港礦石、鋼材、糧食、石油化工品等傳統貨類逆勢增長:糧食增長24.4%,其中外貿進口糧食增長51.3%;石油化工品增長7%,鋼材增長13.5%,其中外貿進口鋼材增長171.5%;礦石增長13.7%。糧食、鋼材貨類內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

 推動港口綜合物流體系能力建設 增強發展後勁

 廣州港指出,為增強發展後勁,今年持續推動港口現代物流體系基礎能力和信息化建設。其中,港口信息化建設取得新成效,南沙港區通過多種信息化模式加快實現港區進口紙質單證無紙化,閘口互聯互通系統出口業務上線。廣州港還與上海振華、聯通廣州分公司、華為公司簽訂智慧港口5G聯合創新合作意向書,聯合在南沙港區四期工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和全國5G應用示範工程。

 同時,廣州港聯合廣州海關,推動「灣區南沙一港通」通關新模式,構建南沙港區至灣區各碼頭快速物流通道,實現一次通關放行。此外,港口合資合作加速,廣州港今年相繼與揭陽市、韶關市政府簽訂合作框架協議;與山東省港口集團、天津港、唐山港、連雲港等港口深化合作,拓展「兩港一航」精品航線,首次開通連雲港等地區的直航航線。

 廣州港還透露,目前重點建設項目進度均超過時間進度要求。南沙港區三期工程半自動化堆場工程和黃沙水產新市場項目已開工;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北區項目完成主體工程封頂。海嘉碼頭在8月完成竣工驗收;9月新沙二期工程2個10萬噸級通用泊位完成主體結構施工,南沙港區近洋碼頭完成沉箱安裝,南沙糧食及筒倉二期工程完成主體結構施工。

[责任编辑:蔣琳]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