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就業計劃非「送走」港青 特首批污名化大灣區言論

2020-11-26 11:23
來源:香港商報

 發表新份施政報告之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6日先後出席聯合電台節目及立法會行政長官答問會。她在電台解答巿民有關粵港澳大灣區、房屋、乘車優惠等熱點問題,強調自己喜歡年輕人,鼓勵赴大灣區就業並非輸出人才;很多青年因誤會而不願返灣區,有人認為特首越多談及大灣區就是想掏空香港、邊緣化香港,其實是有人像污名化「一帶一路」那樣又想污名化大灣區。而在立會答問會上,她表示會盡快重新恢復每月一次的質詢時間,並承諾對議員問題在30天內提交回應,不會變「無尾飛陀」。

 回應議員問題不做「無尾飛陀」

 26日是林鄭月娥繼今年1月份之後,再次出席立法會答問會。她在開始答問前主動談到,行政長官不單領導行政機關,亦在香港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行使其各自職權時,有一個特有的角色和職能──這就是要彰顯特區奉行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直接向中央人民政府負責的行政主導體制。在這個框架之下,行政、立法、司法機關權力分置,各司其職。行政主導和司法獨立並沒有矛盾,行政長官的職責亦包括維護受基本法保障的獨立司法權。

 林鄭提到,過去3年多,她出席了10次90分鐘的答問會,及14次每次半小時「短問短答」的質詢時間,合共回應議員267條問題。她表示,會盡快在本立法會任期內重新恢復每個月一次、半小時的質詢時間;每次答問會議員提出的問題,如需要政府進一步回應,承諾在30天內定必提交回應,所有跟進工作由特首辦監督進行,不會變成「無尾飛陀」。她亦會要求各司局長及各主要同事跟各事務委員會主席保持定期溝通,政務司司長和內會正、副主席的每周例會的討論結果亦會跟所有司局長和她分享,讓他們知道內會現在對於政府的工作有什麼特別意見或訴求。

图:中通社

 下次訪京爭取中央撐港旅業

 在今次90分鐘答問會上,林鄭合共回答了15位議員,有關疫情、房屋、旅遊、金融、醫療等範疇的問題。

 旅遊界議員姚思榮十分關注疫情及旅遊業前景問題,林鄭月娥對此回應:健康碼互認技術已經成熟,但在實行前需要先嚴控疫情,才可與內地人員恢復往來;所有市民都要承擔責任,包括要嚴守紀律,即使看到確診數字低,仍要做好個人衛生,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不要有聚會。她續指,本港旅遊業在疫情期間受到最嚴重打擊,因此,施政報告提出額外撥款支援;而下次訪京自己亦會與新上任的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長會面,爭取中央支持本港旅遊業。

 工聯會議員郭偉強關注到長遠房屋策略公營房屋單位數目不達標。對此,林鄭表示,如何保證找到的土地能如期建屋,涉及程序問題,生地變熟地要解決很多程序,涉及部門之間協調、督導等問題。10年建316000個單位並不是每年平均起貨,可能一些年份會出現短缺,但當局會加快建屋流程,盡力追回有關目標。

 有議員提出,讓市民領取強積金供款,捱過目前難關。林鄭回應稱,強積金政策原意是作為退休保障其中一條重要支柱,若現時貿然拆去這條支柱,將會有很多影響,不是適當的做法。

图:中通社

 修補撕裂須先回到初心

 26日早,林鄭月娥還出席了《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聯合電台節目,解答巿民提問。

 林鄭於節目表示,施政報告提出鼓勵本港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工作或創業相關措施,旨在協助他們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獲得更佳發展前景,並非輸出本港人才。她指,科技是本港具發展前景的行業之一,但香港過往以發展基礎科研為主,即使是香港科學園,能開設的職位亦屬有限。而不少深圳和東莞等內地城巿的大型科技公司需要大量工程和技術人員,但內地和本港職位有工資差距,本港青年到內地發展要承擔住宿等開支,因此希望通過「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和「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促成年輕人到大灣區發展,以免他們錯失良機。林鄭強調,有關計劃並非輸出年輕人到大灣區作開荒牛。

 對於有市民提及香港社會撕裂,林鄭坦言,回歸以來,每次涉及特區和中央關係的事宜,包括2003年基本法23條立法、2012年推行國民教育、2014年政改風波,到去年修例風波,社會出現兩極化。她強調,部分市民對「一國兩制」理解不清楚,甚至認為香港可以「獨立」,這些事件和行為均是導致撕裂的部分原因,「若想要修補撕裂,必須先回到初心」。

 多管齊下增加房屋供應

 談及房屋問題,林鄭表示,本港住宅物業價格在經濟不景氣下也只輕微下調了5%至6%,反映剛性需求很大。因此,針對住宅樓宇的需求管理措施不可撤銷,否則可能引起炒賣,對首次置業巿民不利。她又指,本港公屋單位一直以出租為主,難以像新加坡般轉為主力出售單位,否則會影響單位流轉;政府會檢視綠置居定位,並多管齊下增加房屋供應。

 對於將2元乘車優惠受惠者年齡降至60歲的計劃,林鄭提到,當局擬考慮採取實名登記制度,受惠對象須使用個人八達通乘搭指定公共交通工具,才可獲發津貼,以免優惠遭人濫用。

 另外,林鄭提到,政府會參考「起動九龍東」計劃的經驗,在發展局成立「躍動港島南」計劃的跨專業團隊,逐步改善區內交通配套,統籌落實各大項目,政府對海洋公園重生方案、活化珍寶海鮮舫等均有把握。(記者 馮煒強 馮仁樂)

[責任編輯:岳昕]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