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北部“五區一縣”打造合作聯盟 將加強27個方面旅遊合作

2020-12-23 17:30
來源:香港商報網
    12月22日,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旅合作發展大會在廣州市花都區召開。此次大會由廣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清遠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花都區人民政府主辦,廣州市花都區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廣州市花都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承辦,以“文旅譜華章、合作開新局”為主題,立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旅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資源,謀篇布局合作區未來建設發展。大會邀請了廣清兩地、合作區“五區一縣”文旅部門,國內著名專家學者、文旅行業企業精英,共商合作、共謀發展,開啟區域文旅合作共贏新時代。
 
 
    會上,花都區人民政府與清城區人民政府簽署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先行啟動區框架協議。花都區、從化區、增城區、清新區、清城區、佛岡縣(以下簡稱“五區一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簽署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合作聯盟協議。
 
    背景: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呼之欲出
 
    2018年以來,在市大灣區辦、市文廣旅局、清遠市文廣旅體局的支持下,花都、從化、增城和清新、清城、佛岡探索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建設,共同簽署《共建粵港澳旅遊生態合作試驗區框架協議》,搭建跨區域文旅合作平台。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衝擊,文化旅遊業首當其衝、受到影響尤其嚴重,給區域合作帶來嚴峻挑戰。花都區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順應形勢變化,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依托花都融創文旅城、清遠長隆、從化馬會等北部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加強與周邊區域聯動發展,共同謀劃編制《合作區發展規劃》,為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奠定堅實基礎。
 
 
    當前,在國家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雙區建設”“雙城聯動”的歷史機遇下,“文旅資源+空鐵聯運+港澳國際視野”的組合優勢下,廣清兩地攜手,高水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加快打造廣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承載區,全力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正當其時、大有可為。

    行動:廣清兩地合力 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旅合作區
 
    花都區委副書記、區長邢翔為大會致歡迎辭,她表示,推動文化和旅遊的融合發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重點內容,也是市委市政府交給花都的一項重點工作。希望以本次大會為契機,深入探討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的新思路。期待合作區的兄弟區縣加快構建“文旅+”的全產業鏈條,共同打造文旅消費中心。最後,她邀請各地有識之士到合作區考察洽談投資興業,共同分享合作區文化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巨大的潛力。
 
 
    在大會上,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介紹了合作區發展思路。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一級調研員徐穎表示,當前合作區的規劃建設正在穩步推進,該局牽頭會同花都區政府,清遠市相關部門組織專家開展了合作區的專題研究,編制了合作區的建設方案,目前已經通過了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提交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審議。
 
 
    清遠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則作旅遊資源推介,清遠是廣東省生態優勢最為突出的城市,生態環境好且距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近,素有“山水名城、嶺南綠都”的美譽,清遠還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清遠有5個縣被評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A級景區34個。此外,清遠先後被授予“中國溫泉之鄉”、“中國溫泉之城”的稱號,也是全國首個被授予“中國漂流之鄉”的地級市。目前清遠市正全面實施“一核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新戰略,目標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規劃:站場聯動發展 合作區實施“一三一四”總體布局
 
    據悉,合作區將構建“一核引領、三軸聯動、一帶串聯、四區共建”的總體空間布局。其中“一核”為站場聯動發展核,白雲國際機場和廣州北站均坐落花都。會上,廣州市花都區介紹了該區“十四五”時期文旅發展的初步思路。
 
 
    花都區將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結合片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建設為契機,以白雲國際機場、廣州北站為支點,以發展全域旅遊為抓手。充分發揮花都生態、文化、都市旅遊資源優勢,不斷增強花都旅遊創新力和競爭力,將站場聯動人流轉化為產業投資流和旅遊客流,實現旅遊產品多樣化、旅遊服務精細化、旅遊品牌國際化,變“流”為“留”,構築交旅融合的全域旅遊花都模式,把花都打造成為世界級旅遊度假目的地。
 
    合作:兩區打造先行啟動區 五區一縣建合作聯盟
 
    會上,花都區人民政府與清城區人民政府簽署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先行啟動區框架協議。根據協議規劃,到2023年,區域合作體制機制基本形成,兩區共同開展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建設廣清旅遊大道和旅遊步道,共同打造出一批先行啟動區精品線路和旅遊品牌。以最近投入開通的廣清城軌為助力點,兩區將制定優惠政策,推出廣清城際軌道交通線“互通旅遊年卡”。
 
    其後,花都區、從化區、增城區、清新區、清城區、佛岡縣(以下簡稱“五區一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簽署《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合作聯盟協議》,從加強旅遊市場營銷合作、特色旅遊產品合作、文旅產業項目合作、文旅公共服務合作、對外文旅交流合作五大方面27個方面立足合作區獨特的文旅產業優勢和資源特色,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休閑旅遊目的地。“五區一縣”將建立合作區聯席會議制度和建立常態協調機制,保障合作推進深化。
 
    謀劃:專家共議合作區發展基礎與遠景
 
    大會邀請了中國旅遊集團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勇,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鐘林生,中國著名戰略諮詢專家、志綱智庫創始人王志綱作主旨演講。
 
    唐勇作《順應消費升級,搶抓文旅融合發展新機遇》主旨演講,他表示,後疫情時代,國內文旅產業呈現新特徵:出境遊熱度下降,境內遊受到追捧;周邊遊熱度高於跨省遊;無接觸旅遊成為後起之秀。唐勇認為,當前文旅產業兼具量的發展和質的提高兩個任務。實現以上兩個任務,需要加速改革創新,構建文旅企業發展新思路。一是實現文化賦能,優化產業生態。二是科技賦能,推動轉型升級。三是機制賦能,激發市場活力。
 
    鐘林生在演講中解讀了文旅在粵港澳大灣區北部合作區的地位與作用,分析北部合作區生態型旅遊經濟發展的必要性,提出生態型旅遊經濟發展定位。鐘林生表示,生態旅遊發展要樹立“兩山”理念,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過程是“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過程,要探索建立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王志綱現場分享自己對“灣區時代文旅”的看法,他認為文旅產業已經到了一個發展的黃金時代,合作區這一板塊最有機會成為這個黃金時代的排頭兵,因為其中有極大的市場潛力、人口以及交通優勢,但是要思考如何消化這個巨大的市場。其中要盤活合作區內民俗、古建築等現有資源,將生態資源優勢轉發為生態文旅發展動能,做好度假休閑的品牌,做成讓人看得見、摸得著的旅遊產品。
 
    大會現場還開闢了雲上花都體驗區,只要戴上vr眼鏡,體驗者就可以360度感受花都風光景色以及特色旅遊景點,這一凸顯科技元素的設備吸引了不少參會者排隊體驗。(記者 賴小青 餘文蓮 通訊員 花宣)
 
[責任編輯:郭昕玥]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