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應儘快將HPV疫苗納入免疫規劃

2020-12-28 10:49
來源:中國科學報

 宮頸癌是我國婦女生殖道第一惡性腫瘤,也是目前人類已知少數可防可控的惡性腫瘤之一。但因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以下簡稱HPV疫苗)接種率低等原因,我國每年有超過5萬名女性因宮頸癌失去生命。

 不久前,世界衛生組織啟動了《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以下簡稱《戰略》),包括中國在內的194個成員國首次承諾消除宮頸癌。

 12月22日,在由北京大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在線舉辦的「HPV疫苗與宮頸癌防控」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認為,《戰略》的啟動敦促我國儘快推進宮頸癌防控工作,早日實現消除宮頸癌的目標。他們建議,應儘快將 HPV 疫苗納入免疫規劃,保障我國婦女健康,早日實現在全國範圍內消除宮頸癌的承諾。

 窗口期至少3年

 早在2015年,中國宮頸癌年新發病例就達11.1萬人,佔全球新發病例近1/5,這使我國成為宮頸癌新發病例高負擔國家。近年來,我國宮頸癌的發病率、死亡率持續上升,發病年齡也不斷提前。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喬友林指出,近100%的宮頸癌均由高危型別HPV持續感染引起。德國科學家哈拉爾德·楚爾·豪森,因找到了HPV基因與上皮細胞基因整合的分子病毒學證據,獲得了20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確定了病因,就要想辦法預防它。」喬友林表示,疫苗是防控宮頸癌的第一道關口。如果沒有接種疫苗,那麼一定要在癌前病變階段及時發現宮頸癌,並接受治療。

 「比較幸運的是,從病毒的感染暴露到細胞全層的瘤樣病變,這個時間窗口至少有3年以上,因此這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預防時間。」喬友林強調。

 「有些腫瘤我們沒有辦法,但宮頸癌是可防可治的!」喬友林介紹,感染 HPV的主要途徑是性行為,因此尚未進入性活躍年齡段的9~15歲年齡段女孩,也就成為當前HPV疫苗預防接種工作的最優先人群。通過為該年齡段女孩接種疫苗預防感染,配合篩查、及時治療,宮頸癌有可能成為人類歷史上全面預防和消除的第一個癌症。

 也正因如此,目前全球已有110個國家和地區將HPV疫苗納入免疫規劃,免費為適齡人群接種。而通過將 HPV 疫苗納入免疫規劃,部分國家HPV感染率和宮頸癌前病變的發病率下降幅度高達90%。

 最優先人群接種率低

 鄂爾多斯市打響了中國HPV疫苗預防「第一槍」。就在今年8月,以准格爾旗作為試點,該市開展了由地方政府主導的HPV疫苗免費接種項目,為13~18歲女性免費接種二價HPV疫苗。廈門市緊隨其後,對全市13~14歲半女孩進行HPV疫苗免費接種。

 據鄂爾多斯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劉鄭介紹,鄂爾多斯是宮頸癌、乳腺癌高發地區之一,因此該市在當地開展「兩癌」篩查的基礎上,增加了HPV疫苗接種這一惠民工程。

 當地政府通過開展接種前培訓、接種意願調查、設置接種門診、接種知識宣傳、政府帶量採購等一系列工作,保障了接種試點項目的順利進行。目前,準格爾旗適齡女性 HPV 疫苗接種率已達到84.19%。

 下一步,鄂爾多斯市計劃將HPV疫苗接種覆蓋全市。劉鄭表示,自2021年起,鄂爾多斯將對13~18周歲女性免費接種宮頸癌疫苗:符合免費接種要求的女性自願到社區接種,政府承擔疫苗費用,個人只支付疫苗接種注射費用。

 事實上,我國政府早已關注到宮頸癌這一威脅女性健康的「罪魁禍首」。2009年,原衛生部和全國婦聯牽頭啟動了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免費為農村適齡婦女進行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

 「但目前中國宮頸癌防控策略只有篩查,還沒有將疫苗納入免疫規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癌症中心流行病學研究室主任趙方輝等人談到道,「疫苗接種比例還很低,這也是我們將要努力的方向。」

 以上海為例,其9~15歲女性的HPV疫苗接種率在1‰~6‰。「上海是這樣,全國範圍的接種率就更低了。」而美國2018年13~17歲的女性中,接種二劑次或三劑次HPV疫苗比率超過一半。「也就是說,即便上海的接種率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然非常大。」趙方輝說。

 國產疫苗入局有望破題

 那麼,將HPV疫苗納入全國免疫規劃的難點是什麼?趙方輝在回答《中國科學報》問題時表示:「我國人口眾多,地區間經濟、疾病負擔存在巨大差別,因此以一種模式來解決全部問題存在很大挑戰,鄂爾多斯這種以點帶面的形式或比較適合我國的推行方式。」

 與會專家認為,對疫苗認識不夠、價格過高,也是導致我國HPV疫苗接種率低的重要原因。

 另一個尷尬處境是,HPV疫苗短缺。近些年,HPV疫苗「一苗難求」的情況常常見諸媒體,不少女性甚至為打疫苗遠赴海外,經濟和時間成本大大增加。

 根據IQVIA(艾昆緯)大中華區衛生經濟與真實世界研究負責人謝洋估算,如需將HPV疫苗納入免疫規劃,給 9~15歲的人群進行接種(註:2017年中國宮頸癌防治指南是13~15歲的女性為最優先人群),將是5300萬支疫苗的需求量。同時,我國HPV疫苗自費市場16~45歲適齡人口為2.8億,如果自費市場按照10%~20%的市場覆蓋率計算,需求量為1.7億支~2.6億支。

 面對這麼大規模的需求量,產能成為HPV疫苗大規模接種的一大門檻。而我國從2017年到現在,總批簽發量僅為2900萬支,缺口以億計。

 好消息是,隨着國產HPV疫苗上市,「一苗難求」的局面有望打破。

  去年12月,中國國家藥監局批准首個國產雙價HPV疫苗的上市註冊申請,這也意味着中國成為繼美、英後第三個成功研發生產HPV疫苗的國家。

  同時根據謝洋的分享,截至今年12月,國產二價疫苗中,Ⅰ期臨床有3個、Ⅱ期臨床有4個、Ⅲ期臨床有5個。九價疫苗中,有6個在做Ⅲ期臨床研究,接下來兩到三年裏面還會有新的國產HPV疫苗上市。

  全球第一支HPV疫苗2006年就上市了,而中國直到2016年才能接種到HPV疫苗。「這十年也使一代人失去了最佳的預防免疫預防接種的機會。」喬友林期待能有更多疫苗上市。

  目前中國宮頸癌防治任務任重道遠,與會專家呼籲,應將HPV疫苗人群特別是將小年齡組納入國家計劃免疫,中西部地區更需引入HPV核酸檢測和HPV疫苗,以及人工智能電子陰道鏡的輔助診斷系統,以保障我國婦女健康,早日實現全國範圍內消除宮頸癌的承諾。

[責任編輯:朱劍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