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羅湖喜獲全市唯一「新時代 ·雙名城」榮譽稱號

2020-12-28 20:46
來源:香港商報網
    2020年12月27日,踐行綠色發展「新標杆」城市全國評選大會在廣東佛山舉行。經過國務院下屬機構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網)組織的專家評審、網上公示、輿情監測等環節,深圳羅湖喜獲「新時代·中國最美生態宜居名城」「新時代·中國最美綠水青山生態名城」「雙名城」榮譽稱號。這是繼獲得國家生態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區、全國文化先進區等榮譽稱號後,羅湖又增添的兩項國家級榮譽,也是深圳市唯一一個獲中國最美「雙名城」榮譽的區。
 

    一半山水一半城 多項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指標創優
 
    近年來,羅湖在促進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強化生態文明建設,以「綠色更新」為導向,在城區更新中全面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各領域,推動形成城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有機融合,逐步探索出生態文明建設的「羅湖模式」,打造了山水共融宜居典範。
 
 
    據記者了解,羅湖有「一橫一縱」兩條生態軸線,由森林、綠地、水網以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共同構成了區域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形成了「山—水—城」交融的城區生態格局。羅湖作為高速發展的超大城市中心城區,至今仍有一半山水一半城良好生態基底。生態保護區面積佔比超過50%,全區面積78.75平方公里,建成區僅34.67平方公里。生態環境狀況級別為優,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為75.1,超過全深圳市68.4的平均水平。森林覆蓋率高達51.86%,高於全市39.78%。城市綠化覆蓋率達64.6%,高於全市45.07%。濕地保護率為90.68%,高於全省52%。
 
    空氣優良率為97.8%,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第二階段標準。PM2.5年均濃度17微克/立方米,趕超新加坡、香港等國際一流國家和城市。全市首創並打造由50個站點構成的大氣監測微網格。全國領跑5G智慧水務,河流綜合水質提升8.55%。連續9年保持萬元GDP能耗強度全市最低。廣東省四星級以上宜居社區建成比例達100%。全市唯一實現環境信訪投訴總量五連降,市民滿意度更高。
 

    踐行綠色發展  打造「生態+經濟」產城融合帶
 
    在「十三五」期間,羅湖實現了GEP和GDP雙增長,分別增幅為11.33%、39.91%。連續9年保持萬元GDP能耗強度全市最低。羅湖是中國落實《巴黎協定》的積極踐行者,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經統計,羅湖區2019年較2017年共減少排放約10.25萬噸碳、37.59萬噸二氧化碳(按國家發改委推薦標煤碳排放係數折算)。
 
    同時,探索發展「生態+經濟」模式,打造「文化生態休閒區+大梧桐新興產業帶」發展格局。以梧桐AI生態小鎮為試點,在國土空間拓展、存量土地開發、土地立體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試,探索無污染的綠色發展模式。
 
    以清水河周邊生態用地為試點,打造「生態保護+資源利用+產業轉型升級」新模式,形成「南金融商貿,北科技創新」的發展局面。建設成為國際特色商業商貿區、國際商務總部核心區、都市生活現代服務區、國際創意文化交流總部區和都市生態景觀品質生活區等五大功能區域。
 
 

    以「治水、治產、治城」為路線全線復明筆架山河
 
    堅持生態優先,還空間於自然,打造成為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標杆項目。治水——以解決河道安全隱患問題為首要目標,推動暗渠暗涵實現復明,消除河道安全隱患,解決防洪排澇問題。治產——從北向南依次打造泥崗科技金融功能板塊、筍崗文創藝展功能板塊、桂園商貿宜居功能板塊、深南金融消費功能板塊。治城——全面修復城市山水生態格局,打造銀湖山-紅崗-圍嶺-梧桐山生態廊道、沙灣河-深圳水庫生態廊道。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省首個大型戶外森林音樂會連續3年在仙湖植物園舉辦,令市民近距離接觸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在全市首個推出的區級層面舉辦的「漫步羅湖?特色一日遊」項目,充分展現了羅湖宜居、宜業、宜游的優勢,促進文旅、商旅融合。接下來,羅湖將以此次獲評的「雙名城」為新的起點,結合「灣區樞紐,萬象羅湖」城區發展新定位,不斷鞏固和擴大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在對標國際一流水平的環境標杆城區建設征程中奮力向前。(記者 易小婧 通訊員 江芳)
[責任編輯:薛正軒]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