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 推注銷便利化退市常態化

2021-02-01 04:28
來源:香港商報

 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1月31日公布《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提出51條具體行動舉措。《方案》提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暢通市場循環,疏通政策堵點,打通流通大動脈,推進市場提質增效,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制度完備、治理完善的高標準市場體系。

 試點個人破產制度改革

 《方案》包括五個大項:夯實市場體系基礎制度、推進要素資源高效配置、改善提升市場環境和質量、實施高水平市場開放、完善現代化市場監管機制。

 《方案》要求,夯實市場體系基礎制度,全面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開展放寬市場准入試點。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貿易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選擇符合條件的地區開展放寬市場准入試點。推進企業注銷便利化。實施對未開業以及無債權債務非上市企業、個體工商戶實行簡易注銷程序。完善企業注銷網上服務平台,優化注銷辦理流程。建立企業破產案件簡化審理模式,對資產數額不大、經營地域不廣的企業實行簡易破產程序。開展個人破產制度改革試點。

 在全面完善公平競爭制度方面,《方案》提出,加強和改進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制定原料藥等專項領域反壟斷指南、豁免制度適用指南,出台實施企業境外反壟斷合規指引。推動完善平台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範。加強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業態領域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規制。完善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嚴厲查處涉企違規收費行為。

 培育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

 《方案》指出,推進要素資源高效配置,推動經營性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推動勞動力要素有序流動,除超大、特大城市外,在具備條件的都市圈或城市群探索實行戶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有序引導人口落戶。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穩步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培育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方案》提出,改善提升市場環境和質量,強化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一批物聯網產業基地和物聯網技術應用示範城市。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推動第五代移動通信、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基礎設施,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平台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

 有序擴大服務業市場開放

 《方案》要求,實施高水平市場開放,有序擴大服務業市場開放,允許在境內設立外資控股的合資銀行、證券公司及外商獨資或合資的資產管理公司。完善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範圍,支持外資加大創新投入力度,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公正市場環境。

 《方案》提出,完善現代化市場監管機制,健全對新業態的包容審慎監管制度。按照鼓勵創新、平等保護原則,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分類實行相應的監管規則和標準,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不得簡單化予以禁止或者不予監管。

[責任編輯:朱劍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