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區專訪】海關再助力封區 更默契順暢 零確診居民稱安心

2021-02-03 16:56
來源:香港商報網

 政府昨天(2日)晚上連封3區,檢測人數接近2200人,海關又再次受命支援,出動了350人。負責統籌的官員坦言,這次時間短,人口密,挑戰更大,但同事們一呼百應,十分投入,加上有上次經驗,行動更默契和順暢。希望市民多理解和配合,讓香港儘快清零。

 時隔兩個多禮拜,海關再次出動支援封區行動,有組織罪案調查科高級監督胡偉軍説,海關主要還是負責上樓敲門登記的工作,天水圍、深水埗和佐敦三區一共動用了350人,其中深水埗就出動了160人,因為該區人口密度大,預估的居民數目達到2300人。

 大部分海關人員都是通宵達旦的工作,直踩到早上。

 兩次的人員都來自情報調查部門,海關助理關長陳子達坦言,部門一共有1100人,一下子出動了超過1/3的人員,但海關日常的工作還得照常進行,儘量先做重大的案件,一些沒有那麼着急的就要緩一緩,很多同事都是加班加點兩不誤,像周末剛剛破獲一起上千萬的私煙案,有同事昨天開完發布會就直奔封區現場。

 海關副關長何珮珊到現場巡視,左邊是胡偉軍,右邊是助理關長陳子達。蔡啟文 攝

 相比起上一次佐敦封區48小時,陳子達認為,整個效率提高了,縮小了範圍,更有針對性,2000多人,用了不到12個小時。而且把對市民生活的影響減到最低,封區時間都控制在晚上,市民下班之後,不影響他們第二天正常上班,他說雖,然通宵對工作人員來說很辛苦,但對市民來說卻是影響最小的安排。

 第二次在前線指揮的胡偉軍感覺,吸取了之前的經驗後,今次整個工作流程更暢順了,人員之間的合作也更有默契。他説,這次保密工作做的更細緻,他和同事都是在臨封區前到達現場後,才知道具體的行動,簡報的時間也相對比較短。

 他解釋,參與這次行動的同事,大部分都有做過佐敦封區,所以簡單一說,就知道該做什麼,很快就能明白上手,馬上就位,大家也很有默契,不用再需時磨合,遇到問題基本上都知道怎麼處理,不用再向上頭做太多的請示。同時,在和警方及民政署,還有檢測人員的合作,也是比較暢順的。

 在胡偉軍看來,這次比較特別的是,時間比較緊湊,其中深水埗的情況比較複雜,人口密度比較高,而且裏面可能還有很多的「劏房」,所以工作強度比較大。不過,大部分的居民都非常合作,同事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大的問題。

 胡偉軍(右二)表示,最大的心願就是香港確診數字儘快清零。

 同事通宵達旦的工作,晚上掃完樓,第二天早上還再做复查,確認那些沒有開門的住戶,很多人都是忙到深夜,才匆匆的吃了一下晚餐,就地打盹歇一下。

 胡偉軍說自己真的很感動,封區行動既辛苦又有風險,但同事們都是一呼百應,沒有一個人拒絕落區,而且大家都很有熱誠,無怨無悔,在現場不分彼此,看到哪裏需要幫忙就馬上自動補位,不會介意做多做少。

 海關人員昨天晚上負責上樓登記,大部分的居民都很配合。

 胡偉軍自己則在佐敦和深水埗兩邊穿棱,12點多回到家裏,深夜兩點多還在處理信息,睡了不到一個多小時,清晨5點多又回到了深水埗。

 他説,疫情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可以幫忙守住香港的最後一道防線是超級有意義的事,自己平時總是每天4點多就就緊盯著確診數字,看到情況有改善,心情就會很舒暢,晚上飯也吃得特別香,現在的心願就是希望香港儘快清零,看到市民開開心心的生活工作。

 政府兩個晚上連續封了7個區,4000多人的檢測,暫時沒有找到確診者,外間又有聲音質疑封區的成效。胡偉軍説,昨晚在深水埗接觸到的居民都非常支持政府的做法,他們說這一區的人口密度很高,住房的間隔也比較小,之前看到確診數字偏高的時候,都很擔心住在這裏會容易受感染。封區全民強制檢測,讓人放心,看到零確診更是安心。

 那在前線工作的海關人員,士氣會否有所影響?陳子達說,同事不會單單看一個數字去評估自己的行動,大家都是希望為抗疫出一份力,最終的目標是儘早清零。他説,作為紀律部隊,就是一個團隊的合作,要絕對服從,只要政府在公共衛生政策上有需要,同事們都會支持,義不容辭。

 胡偉軍希望市民能多理解政府的苦心和難處,儘量配合,全港齊心抗疫,早日達到清零目標,讓香港儘快恢復正常的秩序。(記者木子)

[責任編輯:鄭嬋娟]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