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經濟 紓民困 渡難關 1200億逆周期措施出爐

2021-02-24 10:46
來源:香港商報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早(24日)11時於立法會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他表示,預算案的重點是穩經濟、紓民困,政府將推出逾1200億元逆周期措施,緩解經濟下行及疫情打擊帶來的痛感與壓力,發揮資源運用的槓桿效應,盡力讓市民、打工仔和企業也受惠。(懶人包 | 財政預算案重點措施一覽

    他指出,同樣重要的是抓緊未來發展的大方向與新趨勢,策略性地在關鍵環節加強政策引導、措施配合及資源投放,讓香港的產業發展更豐富、多元和互動,並增添新動能。

 去年財赤達2576億創新高

 新份財政預算案封面為青綠色,代表對未來懷抱希望,全文共11章203段文字,重點是「穩經濟、紓民困」。

 陳茂波表示,香港在過去兩年幾經波折,國際政治張力損害了出口和市場氣氛,暴力衝擊危害了社會穩定和安全,疫情讓整個社會及經濟承受多一層壓力。2020年,本港經濟負增長6.1%,最新失業率升至7%,特區政府投入近3000億元提供支援,冀能發揮穩經濟、紓民困的作用,但亦令財政赤字升至歷來最高,預計2020/21年度財赤達2576億元。他預計2021/2022財政年度收入雖有所改善,但由於推出逆周期財政措施,加上經常開支持續上升,財政赤字料達1016億港元。

 陳茂波指,疫情仍揮之不去,經濟還未走出衰退,而當務之急是遏止疫情,全速推進疫苗接種計劃,讓市民生活和工商百業早日重回正軌,並盡快安全地恢復與內地及國際間的相互往還。因此,希望透過逾1200億元的逆周期措施,緩解經濟下行及疫情打擊帶來的痛感與壓力,發揮資源運用的槓桿效應,盡力讓市民、打工仔和企業受惠。

 疫境下力推多項紓困措施

 為緩解經濟下行對市民的打擊,財政預算案將推出多項一次性紓困措施,包括:寬減2020/21課稅年度100%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1萬元,全港187萬名納稅人受惠,政府收入將減少114億元;寬減2021/22年度住宅物業差餉,首兩季以每戶每季1500元為上限,其後兩季以每戶每季1000元為上限,估計涉及295萬個住宅物業,政府收入將減少116億元;為每個合資格電力住宅用戶戶口提供1000元的電費補貼,涉款約28億元;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綜援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額外開支約23.82億元,在職家庭津貼及以個人為申請單位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亦作相若安排,涉款約1.21億元;為參加2022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學校考生代繳考試費,開支1.5億元。

 發放5000元電子消費劵

 陳茂波表示,面對目前的特殊環境,政府應善用財政儲備,適時為市場注入動力,刺激經濟,帶動消費市場及其他經濟環節加速復蘇。建議向每名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期發放總額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鼓勵及帶動本地消費。

 預計措施可惠約720萬人,涉約360億元財政承擔。政府會物色合適的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協助推行計劃,並會盡快公布計劃細節。

 失業人士可貸款上限8萬元

 此外,陳茂波於《財政預算案》中建議設立「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為失業人士提供多一個財政選項,有關計劃會是輔助措施,由政府提供擔保,申請人貸款額上限為在職期間平均每月收入的6倍,以8萬元為上限。

 他介绍到,首12個月申請人只須還息,之後本金連利息最長可攤分5年償還,年利率固定1厘。申請人如按時全額還款,已繳付的利息將全數退還,自由職業人士如證明失去收入亦可申請。

 陳茂波指,這次經濟下行周期較長,部分人士面對財政困難,外界有聲音要求政府設立臨時失業援助金,政府已多次闡述不接納建議的政策考量,改以在綜援計劃下設立有時限的特別計劃,援助失業人士,但考慮到疫情令不少基層市民開工不足,政府建議降低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工時要求,包括將非單親住戶的基本工時要求,由現時每月最低144小時下降一半,為期1年。如獲立法會財委會批准,最快可於6月起實施。

 「債券通」南向交易爭取年內開通

 在互聯互通方面,陈茂波表示將爭取年內開通「債券通」南向交易,並指金管局與人民銀行已成立工作小組,落實「債券通」的南向交易將更便利內地投資者作多元化資產配置,為香港金融業帶來龐大機遇。

 此外,港府計劃定期發行綠色債券,並會擴大「政府綠色債券計劃」的規模,建議將借款上限提升一倍至2000億港元(下同),未來5年因應市場情況,再發行合共約1755億元等值的綠色債券,嘗試擴大綠債發行的幣種、項目的種類和發行的渠道,豐富香港綠色金融的生態。除此之外,港府還計劃發行綠色零售債券,冀讓市民參與。

 再發150億元iBond 降銀債門檻至60歲

 上年度受市場追捧的銀色債券及通脹掛鈎債券(即iBond)亦將繼續推行,財爺表示,港府計劃在本年度繼續發行不少於240億元的銀色債券和不少於150億元的iBond,並建議將政府債券計劃的借款上限由2000億元提升至3000億元,以便有足夠空間發債,達致持續發展債券市場的目標。同時,還會將合資格認購銀色債券的年齡由65歲降至60歲。

 落馬洲河套區創科園将創5.2萬個職位

 陳茂波表示,正全力推動位處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發展,科學園首階段擴建的兩座大樓超過8成地方已有機構進駐。

 項目已獲撥款約325億元,開展建設工程,預期第一批設施可於2024至2027年分階段落成,估計對香港經濟貢獻每年達55億元,以及創造約4,800個職位。全面發展後的創科園會是香港歷來最大的創科平台,提供120萬平方米總樓面面積,規模約為科學園的三倍,估計對經濟貢獻每年達520億元,以及創造約5.2萬個職位。 

 另外,香港現時5G網絡覆蓋率已逾九成,「擴展光纖網絡至偏遠地區鄉村資助計劃」由今年起分階段完成。政府將繼續支援5G網絡和應用服務的推展;供應更多不同頻帶的5G頻譜;便利營辦商在合適的政府場所及公共設施安裝基站;協助搬遷大埔衞星測控站;以及在舂坎角電訊港提供土地興建連接對外電訊設施的基建。

 孕育更多新金融產品

 疫情催化了香港金融市場的數碼轉型。除眾多金融科技初創公司,已有8間虛擬銀行、4間虛擬保險公司及1間虛擬資產交易商獲批於香港營運。更表示為孕育更多嶄新的金融產品,科技園公司及數碼港會與金管局合作,積極招募更多金融、科技或科研機構在港設立實驗室,並聚焦於「合規科技」及「網絡安全」等香港最具優勢的領域。

 陳茂波指出,除今年1月已公布的金融科技概念驗證測試資助計劃,金管局正研究提升其監管沙盒,對有潛力的金融科技方案提供「一條龍」式的審批及資助,縮短創新金融產品推出市場的時間。 

 陳茂波续指, 「再工業化資助計劃」去年7月推出以來已收到12宗申請,以配對形式資助生產商在港設立新的智能生產線。陳茂波表示,科技園公司正在將軍澳工業邨發展先進製造業中心和在元朗工業邨發展微電子中心,分別會在未來兩年落成,為智能生產和高端製造業提供共超過14萬平方米的樓面面積。已有多家企業表示有興趣進駐。

 結無論多緊總有解開方法

 陳茂波在結語中表示,這場世紀疫症令社會深刻體會到大家是同坐一條船,雖然深層次矛盾不可能瞬間解決,但他相信結無論綁得多緊總有解開的方法。他又表示,經濟起伏總有周期,繁榮發展必有路徑,寄語大家在暫時的低潮中一起努力,共同分享成功的未來。 記者 冯炜强 葉珮如 鄺偉軒 邱媛媛 攝影 崔俊良)

 现场图片:

[責任編輯:刁瑾玲]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